4月11日大眾集團官方發(fā)布了“高層人事變化及經營結構的變動”信息,其中提及將對管理人員架構進行調整,這其中就包括現任CEO穆勒(Matthias Mueller)。實際上穆勒的任期時間要到2020年才結束,為何會被提前兩年結束任期,這無疑成為了外界所關注的焦點。
一、穆勒為何要離開CEO的職位?
從穆勒擔任大眾集團CEO開始,到現在已經有3年多的時間,對于為何要離開這一職位,網通社從海外媒體了解到:當年穆勒同意出任大眾集團董事長,是出于對大眾集團的衷心,同時也是對資本方的尊重,實際上在他的職業(yè)規(guī)劃中是沒有要成為董事長的目標的。
自從大眾集團“柴油門”丑聞曝光,穆勒擔任CEO后整體的工作很到位。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由于工作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德國最高法院裁定“禁止柴油車上路”后,使得穆勒情緒顯得有些激動,很多時候表現的有些定力不足,同時在這段時間穆勒內心感覺并不快樂、很孤獨,并發(fā)表了一些過激的言論。
據了解,保時捷家族以及薩克森州州長在去年夏天已經表達出對穆勒的些許不滿,究其原因是他希望對大眾集團的業(yè)務板塊進行調整,這造成了資本方和工會層面認為穆勒缺乏戰(zhàn)略高度。綜合以上幾點原因,推動了穆勒提前結束任期背后原因。
在大眾集團發(fā)布官方的聲明中,肯定了對于CEO穆勒的認可,并感謝他在推進改變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有德國權威媒體報道稱,現任大眾乘用車CEO迪思將接任穆勒的職位,對此大眾集團并未做出回應。據了解,在德國當地時間本周五(4月13日)大眾監(jiān)事會將舉行會談。
二、回顧過去3年 穆勒為大眾集團帶來改變
在2015年9月大眾集團“柴油門”丑聞曝光后,前CEO文德恩博士正式辭職,當時主管保時捷業(yè)務的穆勒接任成為大眾集團新任掌門人。
在上任之初穆勒曾表示,希望讓大眾集團能夠重新審視其架構,把這次事件當成一次機遇,隨后穆勒推進去中心化,組建起四個新的控股公司,目的是給予旗下品牌更多決定權,以此來提高效率以及利潤表現,以期待在未來三年幫助大眾重現生機。
在推動管理權下放的過程中穆勒遭遇了阻力,最大阻力可能是來自大眾總部所在的薩克森州以及工會,他們對關閉工廠、出售資產以及任命高層擁有一定的表決權,甚至擁有一定的否決權。據了解,如果大眾集團將權利下放到各地區(qū),那么對于薩克森州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穆勒的離開。
發(fā)展戰(zhàn)略方面,穆勒積極推進大眾集團對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技術上的轉型,并制定了到2025年推出80款純電動汽車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在此基礎上,大眾還提供更多移動出行服務,以此來推動大眾集團轉型成為移動出行服務商。
過去的2017年,大眾集團銷量達到1070萬輛,同比增長4.3%,銷售收入達到2307億歐元。營業(yè)利潤方面,大眾集團2017年達到了170億歐元,同比大幅增長16.5%??偨Y過去的三年時間,穆勒基本兌現了自己上任CEO時的承諾。
目前來看,大眾集團CEO穆勒此次的離開似乎已成定局,對于大眾集團來說,這或許將是又一次機遇,接下來如果迪思接任CEO的職位,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很多艱巨的任務,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進一步分析他所面臨的挑戰(zhàn),網通社也將持續(xù)關注此次大眾集團的新一輪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