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勤給當?shù)卮迕襁M行健康檢查
譚承斌在河邊接送上學的學生
俞洪勤上門出診 受訪者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胡迪凱 通訊員 王莉
湖北襄陽谷城縣南河鎮(zhèn),因秀美南河穿境而過得名,當?shù)厝荷蒋B翠,但山水之間的道路交通并不太便利。
俞洪勤一家四口住在這個鎮(zhèn)上。30余年來,俞洪勤作為當?shù)剜l(xiāng)村醫(yī)生,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出診1萬多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群眾一分出診費。丈夫譚承斌,在當?shù)匕姿行男W工作,多年來從微薄工資中摳出近10萬元,資助了近200名貧困學生。夫妻兩人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大山里的鄉(xiāng)村,為當?shù)氐睦先撕托『嘏拖M?/p>
出診萬余次,她走遍村里的每一條小路
清早接完電話,換上白大褂,背起醫(yī)藥箱,53歲的俞洪勤又要上門出診了。這套熟悉的流程基本成了她34年來每天的固定動作。
“我們這里的鄉(xiāng)村,多是老年人居住,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庇岷榍谙驑O目新聞記者介紹,“鄉(xiāng)村的山路不好走,老人們慢性疾病較多,身體有什么不舒服都是打電話給我,我接到電話就會趕過去?!?/p>
1988年開始,俞洪勤擔任當?shù)氐泥l(xiāng)村醫(yī)生。她告訴記者,當?shù)厣铰份^多,每次出診基本靠一雙腳,走十幾里路才能到村民家中。她回憶,剛開始出診的時候,走的都是碎石鋪的很窄的小路,有的路還臨近懸崖,有時候還要坐船渡過山間的河流,再轉山路。
俞洪勤稱,不光白天出診,半夜出診也是家常便飯。晚上天黑后,都是對方家里派人到路途中段等她,碰頭后,對方再帶著她走去家中看病。2004年的一次出診,盡管過去多年,俞洪勤回憶起來依然記憶深刻。當時已是凌晨時分,勞累了一天后她剛睡下,突然聽到鄰村的黃大爺急切地敲門,說他們家旁邊有村民喝了農藥。俞洪勤急忙起床,簡單向他們了解情況后,背起藥箱就往門外走,趕到現(xiàn)場,她給病人喂催吐藥、打針、喂水,最終病人才得以脫險。
30余年來,俞洪勤共接診了病人3萬余人次,出診達到萬余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群眾的一分出診費,給當?shù)氐拇迕駵p免數(shù)十萬元的診療費用。她的一雙腳走遍了附近村落的每條路,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也都刻在了她的腦海里。
資助近200名學生,他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當?shù)氐陌姿行男W,俞洪勤的丈夫譚承斌在這里當校長。30多年前,這所學校還只是個教學點,譚承斌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師。
白水峪教學點位于谷城縣西南部,由于山村地勢陡峭,交通不便,學生上學常常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很多學生選擇了轉學離開,留下來的,大多是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他們中很多人面臨輟學的窘境。
譚承斌告訴記者,這里的學生大多來自溝溝岔岔,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他介紹,1997年冬天,他和4名老師結伴去學生家里走訪,結果第二天傍晚時分開始下雪,雪越下越大,他和同行老師被困在山上,又凍又餓,只得在村民家湊合一晚,直到幾天后天放晴,他和同行老師才一人拄著根木棍邊探路邊下山,一路上跌倒無數(shù)次,回到學校時手腳都是青一塊紫一塊,不知是凍傷還是摔傷,他說:“這對山里的老師來說很平常?!?/p>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讓一個山區(qū)孩子輟學?!弊T承斌告訴記者。2003年開始,作為教學點任教負責人,譚承斌創(chuàng)新提出了“三方三程一線”接送辦法,采取學校護送一程、擺渡員轉接一程、家長接送一程的聯(lián)動交接機制,解決交通安全難題。同時,譚承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乘船實行學校買單,接送距離特別遠的學生補貼交通費,消除了擺渡員的后顧之憂,使得他們責任心更強,也更加熱心了。
如今,學生乘船已全部實行了政府買單。每逢節(jié)假日學生上下學,譚承斌都會帶著老師們在白水兩岸碼頭巡河、巡路,接送學生。
為解決特困學生的后顧之憂,從教37年多來,譚承斌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摳出近10萬元,資助了近200名貧困學生,解決學生讀書、生活的各種問題。2012年5月,襄陽市文明辦、市婦聯(lián)、共青團市委、市慈善總會、理想茶行與該校舉行結對幫扶儀式,每年定期開展愛心助學、感受城市、心理咨詢等系列活動。2014年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為學生添置太陽能熱水器,徹底解決了師生洗澡問題。2015年至2018年,譚承斌先后為學校爭取近200萬元資金,維修了教學樓,改建了師生宿舍、學生餐廳,新建了值班室、圍墻、大門,并為每個教室安裝了電子設備,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堅守大山,夫妻倆為老人和學生帶去溫暖
俞洪勤是鄉(xiāng)村醫(yī)生,譚承斌是鄉(xiāng)村教師,夫妻倆一直默默地守護大山深處的村落。兩人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現(xiàn)在已經畢業(yè)在上海工作,二女兒因先天患有腦癱一直在家中。
多年來,俞洪勤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guī)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目前,她已為當?shù)匕姿?、東坪村、大谷峪村3個村2149人建立了健康檔案,為321名老人、97例高血壓病人、30名糖尿病病人、13名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納入慢性病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每年都配合衛(wèi)生院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及時將體檢信息存入檔案,為老人建立健康“晴雨表”。
2020年初,新冠肺炎來襲,外出返鄉(xiāng)人員如潮水般涌回,俞洪勤不計個人安危,每日行走幾十里路,上門給返鄉(xiāng)人員測體溫,送預防宣傳手冊到每家每戶,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各村疫情防控點和南河鎮(zhèn)衛(wèi)生院,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累計行程數(shù)千公里,為三個村的老百姓撐起一把“防護傘”。
譚承斌也到東坪村、白水峪村疫情防控聯(lián)合點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堅守值班兩個月左右。在學校舉行的公益活動中,他將自己獲得的10000元獎金捐贈給了因病困難學生。谷城縣組織部看望“湖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他將1500元慰問金捐贈給了3個學生。2021年他又將“襄陽市第八屆道德模范”慰問金2000元捐贈給了貧困學生。
夫妻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他們的大女兒,疫情期間,大女兒也在村里當起了志愿服務者。
守望相助的俞洪勤家庭,攜手公益事業(yè),點亮自己,照亮別人。俞洪勤總是用最樸實的話語說:“老譚在學校工作,娃子們離家也比較遠,生病了我就得馬上去看,拿三五元藥我不會收錢,老譚也不允許。有時候學生錯過了在校吃飯時間,他就讓學生留在自己家吃飯,作為妻子,我得支持他的工作。至于女兒,回家了,幫助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也是孩子應該做的?!?/p>
堅持一陣子易,堅守一輩子難。就這樣,他們互相支持,30多年從未間斷,一直守護著這些大山深處的村落,為當?shù)氐睦先撕托『嘏拖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