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空姐眼中的春運“年代三部曲”
2017-01-26 16:41: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沈陽1月26日電 題:一位資深空姐眼中的春運“年代三部曲”

新華社記者徐揚、鄒明仲

51歲的孫麗萍自1985年成為一名空姐以來,在3尺客艙里堅守這一崗位已有32個年頭,目睹中國民航春運發(fā)展的時代變遷,見證了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第一個10年:有任務搶著“飛”

孫麗萍1985年入職南方航空,當年只有19歲。剛工作的頭10年,對她和她的同事姐妹們來說“比較悠閑”。那些年,春運完全不是如今的“海陸空大遷徙”,旅客不多,每天的航班數(shù)也屈指可數(shù),多的時候也就2班。

“好幾天都趕不上一次,飛行機會可搶手呢!”孫麗萍回憶說,春運期間,她和其他沒有任務的姐妹們每天早上會主動去機場打掃衛(wèi)生。要是下了雪,她們會“主動請纓”去把積雪清理干凈。

當年孫麗萍和她的姐妹們住在單位集體宿舍,要是有人身體不舒服不能“飛”了,領導就到走廊宿舍里喊“誰能去飛”,每個房間里的人都會探出腦袋,爭著搶著說“我能去,我能去”。

“那些年,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坐飛機還是一件新鮮事,而且多多少少還是身份的象征?!睂O麗萍說,當年,不單是有錢就能買到飛機票,還得憑所在單位開具的介紹信購買。

第二個10年:坐飛機多是有錢人“專利”

1996年后的10年,中國民航業(yè)發(fā)展突飛猛進。在春運期間,孫麗萍越來越忙得“根本停不下來”。

孫麗萍說,這10年坐飛機不用憑介紹信,不看身份和級別。但在她看來,那時坐飛機返鄉(xiāng)過年的人大多還是有經濟實力的人,這一點從那些年春節(jié)期間公司為乘客準備的禮物也能看得出來。

她回憶說,那時的禮物總是精致的“財神爺”小擺件,大多數(shù)乘客都是企業(yè)“老總”,他們收到禮物后總是笑得合不攏嘴,連說“你們公司很會選禮物,寓意我生意興隆啊?!?/p>

這10年相較于上一個10年的大變化,是航空公司對飛行安全的重視與日俱增,公司要求熟練掌握各種安全手冊。孫麗萍總是先試著去理解手冊內容,再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給乘客,慢慢地摸索出一套“簡練、準確而又接地氣”的說法。

第三個10年:飛機出行日益“平民化”

2007年后的10年,孫麗萍明顯感受到全國人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坐飛機不只是“老總”們,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也選擇乘飛機回家過年。當然,這也讓她的飛行任務更重了,春運期間忙得不可開交。

經歷了32年的藍天飛行生涯,現(xiàn)在孫麗萍已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乘務長。她說,現(xiàn)在航空公司越來越注重旅客的乘機體驗,乘務員們必須提高服務水平。

“春運期間航班多,遇到惡劣的天氣就更會延誤,有的旅客就會很不滿意,甚至發(fā)脾氣?!睂O麗萍說,有的年輕空姐對此感到很委屈,躲在角落里直哭。這時,她總是想方設法勸慰,并耐心地向乘客解釋,爭取得到理解。

這些年,每逢過年的時候,乘務組要在客艙里和旅客互動,組織猜謎語、擊鼓傳花等各種各樣活動,可孫麗萍春節(jié)卻不能再參與了,這是南航對50歲以上的乘務員的關照。今年她可以和家人一起在家過大年。她告訴記者,現(xiàn)在自己“越來越珍惜每一次飛行的機會”。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