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日訊 2月1日上午10時58分,計劃今年建成的地鐵19號線最后一臺盾構機從武漢站順利始發(fā),這標志著距離19號線隧道貫通的日子越來越近。
2月1日,地鐵19號線最后一臺盾構機——“爭先號NO.559”在武漢站順利始發(fā)。記者李永剛攝
上午10時許,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位于武漢火車站西廣場附近的施工現場,地下30米,一臺名為“爭先號NO.559”的盾構機正蓄勢待發(fā)。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yè)總部一級項目經理江帆介紹,這是19號線最后始發(fā)的一臺盾構機,也是最關鍵的節(jié)點控制工程,從武漢站向中間風井方向掘進,為全線洞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漢站至武東站區(qū)間全長4.7公里,是全線最長的盾構區(qū)間,因此在中間設置一座風井,分段盾構?!蔽錆h地鐵集團建設事業(yè)總部二級項目經理李家春介紹,截至目前,去年始發(fā)的風井至武東站區(qū)間右線累計掘進1899米,左線累計掘進1577米;武漢站至風井區(qū)間左線于今年春節(jié)前始發(fā),已經掘進67米,右線于2月1日順利始發(fā)。目前19號線武漢站至武東站共有4臺盾構機同步作業(yè),每天最高峰預計可掘進75米。
地鐵19號線武漢站盾構始發(fā)井內,施工人員調試盾構機,進行始發(fā)前的準備工作。記者李永剛攝
“19號線武漢站是一座超大地下三層車站,長491米,寬63米?!崩罴掖赫f,他每天從風井下至地下30米深的隧道,檢查隧道有無破損、滲漏情況,實測管片有無錯臺或超限,按照武漢地鐵精細管理最高標準,打造“無污染、無錯臺、無破損、無滲漏、無超限”的“五無隧道”。左、右線進出洞全程近6公里的路程,李家春每天要走上兩個來回。
在武漢站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地上地下300余名建設者之中,有的進行鋼筋綁扎,有的澆筑混凝土,有的拼裝盾構管片,各司其職。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總工龔杰介紹,元宵節(jié)前后施工人員數量將再翻一番,全力推動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地鐵19號線武漢站盾構始發(fā)井內,施工人員調試盾構機,進行始發(fā)前的準備工作。記者李永剛攝
“武漢火車站西廣場進站匝道橋橫跨19號線武漢火車站基坑,需對影響范圍內的五跨一聯匝道橋進行拆除?!饼徑芙榻B,項目部通過反復攻關,制定了一套“滿堂支架+繩鋸切割與液壓破碎錘機械破除”相結合工法,確保武漢火車站正常運營?!斑M站匝道橋拆除,打開了車站大里程主體結構的作業(yè)面,也為武漢站至風井區(qū)間盾構始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19號線按計劃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p>
據悉,武漢地鐵19號線工程起于武漢火車站,途經武東路、花城大道、花山大道、光谷五路,串聯楊春湖副中心、青山區(qū)武東、花山生態(tài)城、光谷中心城,止于高新二路站,全長23.3公里,設站7座,全為地下站。
該線路是武漢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市域快線,遠期將延伸至天河機場,設計最高運行速度初期為120公里/小時,預留提升至140公里/小時的條件。未來建成后,19號線作為一條貫穿光谷中心的縱向軸線,將使光谷與武漢火車站、天河機場快速互聯,加快武漢東部新城組群快速復合交通走廊的建立,優(yōu)化交通出行,完善民生環(huán)境。
(長江日報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曾斯 袁永華 邱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