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 黃磊
如今,坐上武漢任何一輛公交車,都可用支付寶掃碼支付乘車。推動武漢在全國率先實現公交移動支付全覆蓋的,是一家武漢本地企業(yè)“小碼聯城”。
去年7月,小碼聯城創(chuàng)始團隊成員陸續(xù)云集武漢,專事公交移動支付的技術研發(fā)。今年5月,小碼聯城公司在漢注冊成立。武漢8000多輛公交車相繼使用小碼聯城研發(fā)的支付寶支付機具。今年底,小碼聯城將在國內近50個城市普及公交移動支付。
在武漢發(fā)展僅一年左右,小碼聯城便騰空而起,成為公交移動支付全國領頭羊。
互聯網精英 因夢想聚集
移動支付日漸普及,公交似乎長期與網無緣。2014年左右,帶NFC功能的手機雖實現手機支付乘公交,但支持機型少、難普及。智能手機普遍支持的“掃碼支付”,成為公交移動支付發(fā)展新方向。
去年,40多名來自螞蟻金服、高德、獵豹等互聯網巨頭的研發(fā)、運營人員,陸續(xù)從原公司離職,組建起小碼聯城的創(chuàng)始團隊。當時,他們只有一個朦朧的目標——打造公交領域的“互聯網+”。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系列技術難題:公交車夏季暴曬、冬季低溫,常受地形影響,手機和支付機具信號并不穩(wěn)定,很難做到實時、快速付款,國內也沒有可生產公交移動支付機具的廠商。
小碼聯城CEO盧祖?zhèn)魇菆F隊發(fā)起人,武穴人氏,原在交通行業(yè)工作。他介紹,創(chuàng)業(yè)時,公交移動支付如何實現大規(guī)模推廣普及,團隊成員并沒有太多頭緒。“我們只是因為同一個夢想聚集,不少人甚至是無薪工作。這也是互聯網公司特有的文化,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all in(全身心投入)’。”
武漢誠意留下“小馬”
2016年起,小碼聯城團隊先后和國內多個城市商談合作,卻接連碰壁。一些城市的交通專家甚至斷言,公交移動支付受車內環(huán)境限制,不可能大規(guī)模推廣。
此時,武漢伸出了橄欖枝。武漢市政府和公交集團主動尋求和小碼聯城合作,希望由公交這一市民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入手,將武漢打造成移動支付之城。
去年7月,小碼聯城研發(fā)團隊陸續(xù)進駐武漢公交集團;10月,螞蟻金服發(fā)布了移動支付雙離線技術,手機和支付機具同時離線也可實現支付,小碼聯城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適用于公交的移動支付方案;同年11月8日,武漢公交移動支付試點上線,手機支付速度控制在0.27秒內,與實體公交卡刷卡速度持平。
盧祖?zhèn)鞣Q,公交普及移動支付難在打基礎,嘗試不成功容易帶來惡名。“武漢市相關政府部門、公交集團背負了巨大壓力同我們合作,我們因這份誠意最終選擇在武漢發(fā)展。”
“小馬”騰空 奔向全國
目前,小碼聯城已成功進軍南昌、天津、青島等國內6個城市,是國內唯一大規(guī)模運營公交移動支付的企業(yè)。今年年底前,小碼聯城將進入國內近50個城市。“公交普及移動支付只是第一步。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反哺武漢公交系統,為公交車輛的路網優(yōu)化、調度優(yōu)化提供數據支持。”盧祖?zhèn)鹘榻B,目前,小碼聯城正和國內6個城市的地鐵公司商談合作,公司業(yè)務將覆蓋所有城市公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表示,小碼聯城在全國率先布局發(fā)展“互聯網+”公交,是圍繞大數據、科技發(fā)展壯大的新民營經濟生力軍。未來,有望成為武漢新的“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