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劉微
通訊員 陳園園
攝影 宋金戈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迸e世聞名的三峽大壩,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國之重器”,也是無數(shù)旅游者向往的“詩和遠方”。
2024年是三峽工程開工建設30周年,這個國慶假期,新聞記者走進三峽大壩旅游區(qū),與眾多海內外游客一起,近距離感受這座世界級水利樞紐工程的獨特魅力。
多視角感受“國之重器”
三峽大壩旅游區(qū)位于湖北宜昌,總占地面積12.8平方公里,擁有壇子嶺、185觀景平臺、截流紀念園、三峽工程博物館、三峽世界著名大壩微縮景觀園等區(qū)域,依托豐富的西陵峽谷自然景觀與現(xiàn)代工程人文景觀優(yōu)勢,向游客全方位展示水利工程文化。2007年,三峽大壩旅游區(qū)被評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qū)。截至目前,累計有3700余萬人走近三峽大壩感受祖國改革開放建設帶來的山河巨變,回顧民族百年夢想成真的光輝歷程。
十月的宜昌秋高氣爽,新聞記者從宜昌城區(qū)自駕出發(fā),經過三峽專用公路,換乘中心換乘大巴。跟隨大巴,新聞記者和游客們一起徜徉于各個園區(qū),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三峽工程,解碼水電文明,感受國家振興。
登上壩區(qū)制高點壇子嶺,以最佳視角觀賞三峽工程的全貌,游客們紛紛拍照留影,將三峽大壩和五級船閘納入背景。
站在與壩頂齊高的185平臺,大壩橫臥于長江,腳下江水奔騰,可以盡情感受“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
走進截流紀念園,初覺鳥語花香,仿若一座美妙的花園。當眼前出現(xiàn)車輪高過人頭的“巨無霸”工程車、截留石組成的定江石山、記錄著建設者心血的記事墻、廢棄施工材料創(chuàng)作而成的雕塑群等,心中不由得升騰起對三峽工程建設者們的無限敬意。
“青山綠水之間,立著這樣一座宏偉的大壩,實在太壯觀、太震撼了!”來自河南的游客王先生激動地對新聞記者說,第一次來三峽大壩,他發(fā)自內心地感覺到祖國的強大和中國人的自豪感。
文旅融合催生新玩法
三峽世界著名大壩微縮景觀園和三峽工程博物館,都是近年面向廣大游客全新開放的區(qū)域。
三峽工程博物館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工程專題博物館,室內設有三峽館、工程館、水電館三個基本陳列,其中,三峽館分“萬里長江”“百年追夢”“圓夢三峽”“新時代·新三峽”幾大篇章,從三峽工程的最初設想、勘測設計、規(guī)劃論證到開工建設、投入運行,全方位展示了三峽工程的建設歷程。
博物館講解員王未,自2009年大學畢業(yè)就在三峽大壩旅游區(qū)從事一線講解工作,每個節(jié)假日都在繁忙的工作中度過。王未告訴新聞記者,在三峽工程博物館,她遇到過退休的水利工作者、為三峽工程募捐過的小學生、參與過葛洲壩水利工程的建設者等,看到熟悉的照片或史料時,他們會格外激動,甚至流淚。這些引起參觀者共鳴的時刻,讓她記憶尤深。
三峽世界著名大壩微縮景觀園,顧名思義,在這里能夠一次性飽覽世界最具代表性的14座大壩微縮模型,包括伊泰普、大古力、胡佛大壩等。國慶假期正是最美秋季,園區(qū)還為游客們奉上了一場視覺盛宴——長江三峽首屆花卉藝術展,五大主題展示區(qū),50余種、40萬余株各色花卉景觀裝飾而成的藝術場景,傳遞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也呈現(xiàn)了三峽壩區(qū)生態(tài)修復的實踐成果。
“這里好漂亮,快來我們一起拍個照?!庇慰土闻亢退奈鍌€姐妹一起,興奮地邊逛邊拍。她說自己來過三峽大壩景區(qū)多次,門票一直免費。這次是聽說有花卉藝術展,特意和幾個朋友相約過來看看花、拍拍照,感受一下秋日的戶外時光。
據(jù)介紹,近年來,三峽大壩旅游區(qū)堅持文旅融合,依托自身資源,不斷打造和推出新產品、新線路、新業(yè)態(tài),逐漸從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qū)發(fā)展成為傳承長江大保護理念、詮釋三峽工程文化內涵的重要陣地,將“現(xiàn)代水電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態(tài)示范基地、科普展示培訓基地、旅游休閑度假基地”五大功能發(fā)揮到極致。
國慶假期滿園“中國紅”
三峽工程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這個國慶假期,三峽大壩旅游區(qū)處處洋溢著“中國紅”,景區(qū)精心布置在園區(qū)各處的紅旗,將節(jié)日的氛圍感瞬間拉滿。為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景區(qū)還策劃推出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參與其中。
10月1日國慶節(jié)當天,185平臺上的游客們揮舞著手中的紅旗,在現(xiàn)場帶動下“歌唱中國紅”,嘹亮的歌聲與“大國重器”交相輝映,這一刻,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噴薄而出。
10月2日,壇子嶺園區(qū)“舞動中國紅”,一陣陣動感的音樂、一段段歡快的舞步,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游客們跟隨舞者,在歡樂的海洋中傳遞快樂和幸福。
10月3日,三峽工程博物館里的“手繪中國紅”畫展,展出一百幅以國慶為主題的兒童繪畫作品,孩子們用純真的心靈和稚嫩的畫筆,表達著對祖國的美好祝愿。
國慶假期前三天,截流紀念園內還舉辦了漢服游園會、古風樂曲表演等活動,沉浸在傳統(tǒng)文化的國潮氛圍里,游客們玩起猜燈謎,在答案中了解三峽工程的相關知識。
來自上海的游客范先生,和家人朋友一行專程來宜昌旅游,首站就是打卡三峽大壩。他表示,看三峽大壩是自己多年的愿望,這一次終于圓了夢,“國慶假期來看三峽大壩,特別有意義!”
景區(qū)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十一”假期前三天,三峽大壩旅游區(qū)共接待游客8.73萬人。10月4日下午3點,游客預約接待數(shù)量達到當日最大承載量,為確保游客安全和游玩體驗,旅游區(qū)宣布停止當天的預約,將游客引導到周邊區(qū)域。
沉浸式研學游三峽
作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研學旅行也是三峽大壩旅游的重要內容。10月6日,“世界是課本之三峽韻”研學秀活動在截流紀念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800余名青少年,走近三峽大壩,參觀三峽工程博物館,在截流紀念園共賞經典名篇、觀賞特色演藝《屈原》,沉浸式感受長江文化和三峽魅力。
6日白天,學子們暢游三峽人家風景區(qū),領略了西陵峽雄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峽江文化;登上壇子嶺和185平臺,從不同角度近觀宏偉的三峽大壩;參觀三峽工程博物館,深入了解三峽工程從夢想到現(xiàn)實的百年歷程和在防洪、發(fā)電、航運及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巨大貢獻。
當晚,學員們在知名研學導師竇昕的帶領下,共賞《水經注》作者、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經典名篇《三峽》?!白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备]昕老師以這篇不到200字的文言文為切入點,徐徐展開一幅從古三峽到現(xiàn)代三峽歷史變遷的生動畫卷。湖北文旅推介官向紅新也作為研學導師,為大家呈現(xiàn)了長江和三峽的深情講述。屈原故里景區(qū)還帶來精彩的現(xiàn)場演藝《屈原》。
“一天之內,不僅看到了三峽的風景,學習了三峽的文章,還了解了三峽大壩工程,看了精彩的表演,很充實?!币晃粊碜员本W生興奮地表示,這次研學活動收獲很大,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
“從一間教室、三尺書桌到多彩世界、壯麗河山,不僅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能激發(fā)孩子們?yōu)閴粝肭靶械膭恿?。”三峽大壩旅游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峽大壩研學旅行旨在讓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長江文化,感受自然山水和中華文明,從而構建家國天下的大格局、大情懷和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