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后一個明星!年近半百收獲第一個影帝
2018-05-16 14:53:00 來源:騰訊娛樂

杜琪峰曾用“香港最后一個明星”來形容他。

但這個“明星”卻是在年近半百的年紀,才收獲了人生中第一個影帝。

在港片凋零多年的大環(huán)境下,某種意義而言,他是“香港最后一個影帝”。

沒錯,說的正是古仔——古天樂

頒獎典禮和媒體訪談時,古天樂都表現(xiàn)得特別淡然。他說自己小時候和父親看頒獎,父親同他講,如果未來你拿獎,說謝謝就好了。因為“要說的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p>

古天樂的確不是一個善于言辭的人。

除了必要的電影宣傳外,他似乎很少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作為娛樂圈有名的單身貴族,卻幾乎從未有緋聞傳出。

出道至今唯一承認過的是港姐黃紀瑩。當初古天樂因年少時坐過牢的丑聞被揭發(fā),女友黃紀瑩卻一直陪伴在側(cè),甚至為他放棄演藝事業(yè)。

兩人七年感情雖未能堅持到最后,但古仔許諾“今時今日,我有點點能力,都會保護她一輩子。一生都不會讓人傷害她!只要我知道有人想傷害她,我一定會用盡我所有方法去阻止!無論我們是不是拍拖,我都會這樣做。”

古仔真的是極重情義。

他的極重情義之處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待戀人的態(tài)度,也同樣體現(xiàn)在他踐行與粉絲之間的“博客約定”。

他曾答應過粉絲每天會在博客上寫一些話與他們溝通。所以從08年起的十年時間內(nèi),他一直這樣做著,從未間斷過。

其實自09年微博盛行起,博客已經(jīng)近乎等同于消亡了。娛樂圈就那么巴掌大個地方,大家都挖空了心思去在微博上樹立討喜的人設(shè),圈更多的粉絲。

博客作為一個已經(jīng)被棄置的平臺,怎么會有人還要費心力去做這種無用之事呢?

可是古天樂就是會。這是他的可愛之處。既然應允了,就要履行這份諾言。

當然要提及古天樂的閃光點,就不得不聊到他一直低調(diào)踐行的慈善事業(yè)。他在內(nèi)地捐贈多所小學,這事是很久之后才被媒體發(fā)現(xiàn)。

不過有人抬高他,說他之所以持續(xù)性接這么多電影,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做慈善事業(yè)。

這就是嚴重歪曲事實了,因為人家古天樂壓根就沒想當什么大藝術(shù)家。

他早就明確表示,拍戲就是一個賺錢的職業(yè)。多一點戲拍,就多一點錢賺,有什么問題。

前幾年《毒戰(zhàn)》上映,反響不錯。就有記者問會不會有期待可以拿到金像獎影帝。

古仔也是誠實的可怕:”選擇劇本的時候,我不想特別去選個可能會拿獎的劇本。我覺得放松一點去做你喜歡的事、你覺得滿意的事就可以了?!?/p>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可是這些年,古天樂接的爛片數(shù)量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角色都特別程式化、臉譜化。很多連一個基本的印象都留不下。

要不是社交媒體平臺時不時轉(zhuǎn)起一波他之前的古裝美照,我都快忘了他也曾是與吳彥祖、金城武相匹敵的大眾夢中情人。

白古時期的他是真的迷人啊,面具下那“平平無奇的一張臉”足以顛倒眾生。

現(xiàn)在很多流量小生的粉絲們吹捧自己愛豆的古裝扮相時都喜歡用“面如冠玉“這個詞語。

但在我看來,他們中的很多人脂粉氣太重,而古天樂的古裝扮相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俊美。

無論是《神雕俠侶》中的楊過,還是《圓月彎刀》中的丁鵬,我敢說在可見的時間內(nèi),不會有哪個男演員的古裝扮相可以真正超越他。

變身為“黑古”的最初幾年,古天樂在TVB混得更加如魚得水。分別在1999年和2001年憑借《刑事偵緝檔案4》和《尋秦記》兩度獲封視帝。

但隨后進入電影圈的他發(fā)展并不算順利,不僅在獎項上毫無斬獲,甚至收割了“爛片之王”的稱號。

但平心而論,古天樂參演的電影中其實有很多優(yōu)質(zhì)的作品,他也塑造過很多令人驚艷的角色。

例如《黑社會》中的小頭目占米。

再比如《門徒》中的癮君子。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演得著實精彩。有觀眾都一度懷疑他可能真的為體驗角色嘗試過吸毒。

《毒戰(zhàn)》里的毒販也足夠驚艷。

而在《殺破狼3:貪狼》中,古天樂出演了痛失愛女的父親。憑借那場令觀者肝腸寸斷、心如刀割的認尸戲,古仔用至情至性的表演證明了自己的演技。

不出意料的話,今年金像獎的影帝也應是他了。

仔細想想,杜sir用“香港的最后一個明星”來形容他,看似很隨意,實則十分精準,且頗具深意。

作為明星,他擁有一副好皮囊,和張家輝這種需要靠后天拼了命去證明自己能力,方可在影壇占據(jù)一席之地的演員不同,他天生就是吃演戲這碗飯的。

市井平民出身的他,擁有最平凡港人的特質(zhì)。沒什么極高的藝術(shù)追求,活得世俗又坦然。

在他之前,有其無法仰及的前輩,劉德華、張國榮、張學友、梁家輝、劉青云..... 但在他之后又會有誰可 以真正代表香港男星呢?

陳冠希么?他的戲劇之路早已被封死。

余文樂阿樂么?好像總是差一些火候。

謝霆鋒呢?北上的他早已融入大陸的娛樂浪潮中,香港的身份特質(zhì)已經(jīng)快被磨沒了。

唯有古天樂,那個被以為一直演著爛片的古天樂,身上還保有最純粹的“港味”。

不合時宜地堅持寫著博客,做著慈善,但與此同時,又毫不挑剔地接著片子,還有莫名其妙,被眾人diss的”貪玩藍月”的代言。

他永遠不會成為梁朝偉式,或張國榮式的被捧上神壇的頂級演員,自己沒有意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可以逆潮水的方向。

他的演藝之路卻可以被看作是整個香港電影業(yè)生存狀況的真實縮影。困頓、掙扎,徘徊于堅守與妥協(xié)之間。

倘若古天樂這次真的在金像獎獲帝,對他的演技無疑是極大的肯定。

但我想對于很多真正熱愛港片的影迷來說,最真實的反應應當是微笑著,長嘆一聲吧。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