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蓉:耐得住寂寞,看得清名利
2018-11-15 17:15:00 來源: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訊 誰也沒想到一部講述老北京生活、沒有流量演員、宣傳不多的《正陽門下小女人》能拿下全國收視第一的寶座,還在豆瓣收獲8.0分的高評價。從觀眾評論看來,好感來自于該劇對于女性自立自強形象的塑造與宣揚。
  田海蓉在這部戲里扮演的“陳雪茹”,就是這么個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有商業(yè)頭腦,辦事雷厲風行,吃苦耐勞,信心十足,高瞻遠矚,最關鍵的是,不依靠男人,照樣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田海蓉扮演陳雪茹
  田海蓉說,一開始拿到劇本,她就決定要把陳雪茹定位成“每一天都活在陽光燦爛里”的女人,經(jīng)歷什么風霜痛苦都不是事兒,醒來就是新一天,依然笑著面對生活。
  “我沒有依據(jù)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狀態(tài),去塑造她的真善美,我是依據(jù)更先鋒的獨立女性。舊時代也有新女性,像林徽因,就是在民國里很先鋒的女子。她有她小女人的一面,但更有為國家做貢獻的大女人一面?!痹谔锖H乜磥恚愌┤阋蔷哂谐鰰r代的思想意識的女性,但在塑造上也不能脫離時代,“你看陳雪茹一出場,擺著小楊柳腰,手都是有點小身段,為什么?因為劇里說了,她是從南方來的,有江南女性腔調的。南方人到了北京來做生意,到了北京之后有一點京腔京韻。南方女子的柔情嫵媚她身上有,北方女子的胸襟豪爽她身上也有。她南北結合的,我覺得是個蠻有趣完美的女子?!?br>  田海蓉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在這部劇里,“陳雪茹”和蔣雯麗塑造的“徐慧真”兩位女性交相輝映,比得其他所有男性角色黯然失色,她們真正做到了不靠男人和運氣、全憑實力智慧成就人生的“大女主”。


  田海蓉
  而田海蓉自己,本身也與陳雪茹一角頗有貼合之處。她從小就特有主意。五六歲時,田海蓉特愛看影視劇,看到電視機和大銀幕上的演員們,她就有種感覺:“我覺得他們演的我都會演,我這輩子也要做演員”,但家里可沒人這么想。田海蓉小時候看著挺內向,爸媽都覺得演員應該外向啊!于是紛紛勸她:你不可能做成演員的?!暗俏易约褐?,我一定能成為一個演員,而且我能成為一個好演員”。
  懷著這么一股子倔勁兒,哪怕田海蓉18歲時已經(jīng)有了一份人人羨慕的電視臺里的工作,但她還是沒忘記兒時的演員夢。有人嘲諷她:“田海蓉,你要考上上戲了,太陽就打西邊出來了?!彼膊环瘩g,在所有人的反對中,自己拎著個小箱子坐公共汽車去了上海,也沒地方可去,從凌晨兩點就在學校門口徘徊,一直到五點多,在路邊小店吃了份小餛燉,就進上戲考試了,而且還真讓她考上了。


  《關中匪事》,田海蓉飾演喜鳳
  畢業(yè)后,田海蓉事業(yè)順風順水,《雷雨》《黑冰》《關中匪事》《女人不哭》,拍一部火一部??墒且恢迸菰趧〗M里,讓田海蓉覺得自己快要和高速發(fā)展的社會脫節(jié)了。有一次和妹妹去銀行取錢,田海蓉連自動提款機都不認得,更不知道卡怎么插進去,“我問我妹妹,這門是干啥的?我妹說,進去要取錢。我問怎么進?進去了我又問這柜子怎么弄?我妹說,你怎么什么都不懂?”那一刻,田海蓉就覺得她得過自己的人生,“我不能整天活在戲里?!?br>  “我不但要做藝術家,我還要做一個生活家。我的生命里面有生活也有藝術,這兩點我不能厚此薄彼。”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冷靜審視自己正紅火的事業(yè)已屬不易,要放慢步調,更是艱難。然而在田海蓉看來,“這是我給自己設定的一條人生路”?!拔业米屛业乃囆g之路延長。因為往往人是這樣的,一瞬間你火了,一剎那就隕落。 盛極必衰, 你不能讓它完全盛開,要收著點,含著點,才能讓你的道路走得更長更寬?!?br>  “你要耐得住寂寞,你要看得清名利?!碧锖H剡@樣說道。
  【對話】
  澎湃新聞:在看劇本的時候,陳雪茹這個人物最吸引你的東西是什么?
  田海蓉:我覺得這個角色,她具有先鋒女強人的味道, 不是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傳統(tǒng)女人。你不要看我們叫《正陽門下小女人》,如果你從這個“小”字上去解讀這個人物的話,這個人物她就黯淡了。我看劇本的時候,我想我不能從小女人的角度去看這個女人,我得從大女人、大商人的角度,去切入這個角色,然后再賦予她小女人的情感的東西,這樣人物就有血有肉,就豐滿。其實你通過看陳雪茹,可以看出人的一生怎樣能活的精彩。雖然她是舊時代過來的女子,但當代女性看她是有意義的,對我們愛情上、生活上、事業(yè)上是有所觸動和啟發(fā)的。
  澎湃新聞:先鋒這個詞,用它形容一個從民國過來的女性還是少見的。
  田海蓉:因為在那個時代她真的就屬于先鋒女性,她沖破了時局,沒有被時代局限。她這一路,做絲綢店的老板,做得風生水起,還和外國人打交道。 然后改革開放,她是第一個去做超市的。到了90年代,她成了個大企業(yè)家,她能看十步走一步,這樣的女性不是先鋒女性是什么?
  澎湃新聞:國內很多影視劇里,對于女性友情的描寫,是很淺的,通常就是為了男人撕破臉,斗來斗去。但《正陽門下小女人》里的女性友情,好像有趣得多。你怎么看?
  田海蓉:我們這個戲說白了講的是兩個小女人,但這兩個小女人都是有大智慧的女人。所以你看她們之間的斗也好,相愛相殺也好,都顯得高級。
  有些電視劇里描寫的女人缺乏文化深度和生活閱歷,就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里斗來斗去,都是小格局。而這兩個女人是有大格局的女人,她斗起來也不一樣的斗法。她倆能直白地告訴對方:我為什么跟你斗?因為你值得我跟你斗,你有那高度,別人我還看不上呢。而且我也不是把你往死了斗,咱倆就看誰厲害,誰是正陽門下第一的女人。所以她倆是一路競爭,誰也不服輸,事業(yè)都是蒸蒸日上。你看陳雪茹最難的時候,誰去幫了她?徐慧真幫了她。徐慧真遇到難事,陳雪茹也會站出來。這是真正的朋友,君子之交,絕對的清楚。
  澎湃新聞:這幾年所謂的大女主戲,其實就是談戀愛,劇里女性成功基本上都借助男性的力量,《正陽門下小女人》卻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女性成功靠自身實力。關于這一點能不能談談您的想法?
  田海蓉:這個戲其實講的就是女性的獨立意識。 這也是這個戲的意義所在。 這兩個女人完全是靠自主自強的意識, 一路打拼到如今。你看40年的跨度,在這40年里邊多少風雨飄搖,但她們依然堅強。 我說這陳雪茹就是一朵帶刺的紅玫瑰,傲然綻放。她是一個獨立意識很強的女性。
  為什么這個劇叫“小女人”。小女人指的是什么?傳統(tǒng)社會里,對女人的定義就是小女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是。其實是大家更能接受女人要做小女人。劇里這兩個女人在外面是大女人,回家是小女人,女性的細膩、溫柔還是有的,這樣家庭才能和和美美。但是她們是有智慧的女人。這里面的兩個大男人,他倆為什么過的幸福呢?他們倆享受的是小幸福。其實這個戲就是小女人、大智慧,大男人、小幸福。
  女性在選擇丈夫的時候一定要看準人,要我說,要做事業(yè)型的女人,那就要找一個歸屬家庭的男人。你選擇了一個就不想你出去、就想你在家里面做小女人的男人, 那你還想做事業(yè)?就不能找這種男性。


  田海蓉和蔣雯麗
  澎湃新聞:陳雪茹跟徐慧真這對人物關系確實特別有意思,你和蔣雯麗老師在拍攝過程中,兩個人是怎樣一個交流狀態(tài)?
  田海蓉:我們倆都是安徽女子,受徽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很多的氣質、思想意識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我們倆交流起來非常順暢,懂得對方?;旧显趧〗M里,一到了化妝間,我們就開始進入角色了。一人拿一劇本,兩個人背靠背的,同時在化妝。從今兒的第一場開始對詞,對完了,第二場,第三場,過一遍,然后重新第一場,再來對一遍,又走一遍。就著這個勁兒,背得滾瓜爛熟。這個詞就變成了不是我田海蓉,也不是蔣雯麗在說臺詞兒,而是陳雪茹、徐慧真她們的詞兒自然而然流出來了。如果演員你現(xiàn)場還在背臺詞,那就談不上塑造角色,更談不上塑造一個靈魂。你要想把角色演好,演員要賦予這個角色靈魂。你看到這個人物的靈魂,才會愛上這個角色。
  我們整個劇組都在這個氛圍里面,大家都沒在那嬉笑玩樂,都是生活在劇里的,我們言談舉止都是那個人物。這是為什么我們這個戲受到觀眾的喜愛。
  澎湃新聞:你也說到這個本子特別好,很多從業(yè)者表示,現(xiàn)在好劇本很難遇上,你也這么覺得?
  田海蓉:好劇本你遇上了,你還得遇上好導演。好導演遇上了,你還得遇上好演員。好演員你遇上了,你還得有好的發(fā)行方,好的發(fā)行方你遇上了,你還得有好的播出平臺。一部戲的好,它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澎湃新聞:作為制作人,在遇到好的劇本,或者找好的編劇這方面,有沒有一些什么經(jīng)驗?
  田海蓉:電視劇創(chuàng)作方面,其實中國在原創(chuàng)上面,是很缺乏、很稀缺的。中國大多數(shù)來得容易的一是小說,二是直接跟國外買版權,還有經(jīng)典翻拍,翻拍之后再翻拍。
  像《正陽門下小女人》,完全是原創(chuàng)劇本,原創(chuàng)劇本就需要編劇有特別好的文采,還要有生活閱歷,包括對整個的大時代、文化背景的掌握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而且你還要讀懂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這戲不容易寫。咱們這個戲好看在哪,好看在它是通過小酒館切入,寫了兩個女人的相愛相殺,相互成就的40年。但在里面能看到什么?看到的是眾生, 每一個小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在其中的。做制片人,要想遇到這樣的原創(chuàng)劇本特別難。
  討巧點的方式就還是找好的小說。小說的高度在那,在那個基礎上進行改編的話,起碼故事的深度、廣度它都有了,再差差不到哪去了。在劇本方面,其實還是要一些機緣的。
  我們的從業(yè)人員還是要多看書,積累素材,博古通今。我們這個行業(yè)叫什么?叫文化行業(yè),藝術行業(yè)。咱們一開始是文化藝術界的人士,但你看后來變成演藝圈, 現(xiàn)在變成了娛樂圈,娛樂大眾了,娛樂大眾之后,可不就流于膚淺了嗎?你只想博人一笑,你這個笑有沒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作為文化藝術工作者,還要有引領大時代方向的責任感。
  制片人首先要讀書,你才能夠去拿捏劇本;你編劇要讀書,你才能寫出好劇本。導演,演員。包括我們的美術、道具師、攝影師,你肯定也得有文化水準,人人要讀書。這個時代讀書人太少了,大家都流于表面,你知道嗎?其實我覺得這個有點像是一個時代的悲哀,這不是我一個演員該說的了。


  澎湃新聞:那最近有沒有什么書可以推薦給讀者朋友們?
  田海蓉: 我推薦給大家一本《傅雷家書》。咱中國的下一代太重要了,他們還是雛形,特別好塑造。家長都看看《傅雷家書》,看看什么叫夫妻之愛,什么是父子、母子、 母女、父女之間真正的愛,我覺得那個書真的有利于我們整個社會。
  澎湃新聞:現(xiàn)在國外有很多中年女演員擔綱的電視劇,收視口碑都好,但國內這樣的作品是少的。國內對于女演員特別愛強調少女感、年輕,同年齡的男演員還在跟90后95后的女性談戀愛,同年齡女性只能演媽了。你有這種感覺嗎?
  田海蓉:我很高興你能看到這一點。我給你總結一下,其實你是更希望有演技的演員在演戲,說白了就是為什么沒有找年輕的演員來演。我在二十幾歲時,我就已經(jīng)從十八九歲一直演到60多歲了,所以也有年輕演員可以從青年演到老年,我相信有,只是他們沒有這個幸運拿到這樣一個角色。其實你說的這個,你是在公然挑戰(zhàn)中國人的審美意識, 咱中國人的傳統(tǒng)欣賞習慣是什么?就是女人二八一枝花,女人三十爛泥巴,女人三十都老了。但我覺得你挑戰(zhàn)得好,咱們社會整個在進步,《正陽門下小女人》得到大家喜愛,說明我們整個社會的審美和文化意識都在提高。
  有一段時間小鮮花、小鮮肉當?shù)溃麄儺數(shù)烙兴麄兊牡览?,咱不要因為這個就說人家不合適,他們肯定有他們的觀眾,有愛寫這些劇的編劇和制作人,因為他們有市場,我們也得尊重這個事實。但《正陽門下小女人》說明,大家沒有局限于某個區(qū)域里。看觀眾的欣賞趣味在哪里,愛油畫的覺得油畫好看,愛水粉覺得水粉好看。觀眾各有所需,各有所好。不要拘泥于題材,百花齊放。
  以前我去開會,人管我叫青年藝術家,現(xiàn)在叫我老藝術家(注:田海蓉今年43歲),挺好,其實我覺得他們表達的是對你演技的認可。做演員最高興的是什么?人家說你演技好,你的作品能被人記得住。 這才是真正一個做演員,所要走的道路,遵循的演藝法則。你看,稍縱既逝的是很多的,你一時好容易,要一世好,不容易。我想做那一世的好演員,這是我的奮斗目標。
  澎湃新聞:叫你老藝術家的時候,會不會覺得不自在?
  田海蓉:沒有。我覺得是對我的肯定。我長得這么花容月貌這么年輕的,你看我大學時代的身材還在身上,十幾年前的衣服都可以穿在身上。我心態(tài)年輕,我是一顆十七歲少女的心。我覺得藝術家永遠是年輕的。老藝術家那是對我的高評價,我很感謝。對于我自己來講,我永遠要保持青春,我就到80了,我90了,我都要永遠青春,我這一顆17歲的心,永遠讓它熱烈的跳動。


  澎湃新聞: 你要在生活中享受自己的人生,那現(xiàn)在生活中最享受的是什么?
  田海蓉:我現(xiàn)在生活中每一刻都是我最享受的,我享受你跟我的采訪,這當下我享受我跟我的弟弟,還有我的兩個宣傳,我們在一塊兒聊天,喝著茶。這時候我跟你說,這世界上最親的人是誰?就是我們這五個人。我為什么這么說?如果這時候地震了,起火了,你最愛的人能來救你嗎?不行,那個時候我第一把抓的是我身邊的人。其實人的關系它不是那么單一的,有時候,這一刻我們都是最親的人。
  所以每一個當下都是我最享受的,我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的美好。享受跟我最親的人在一起,也享受跟陌生人的關系。
  【編輯:葉圣凡】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