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人民文學出版社發(fā)布消息,日前葛亮憑借長篇小說《燕食記》獲得了第十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決審委員贊揚該小說的人物設計別出心裁,全書細節(jié)生動豐富,生活情味濃郁,令人著迷。決審委員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鐘玲表示:“《燕食記》倒敘的結構嚴謹,情節(jié)呼應交錯,懸疑和高潮迭起,引人入勝?!?/p>
兩年一度的“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于2005年創(chuàng)立,是具有國際聲譽的華語文學大獎,致力于通過獎勵出版成書的優(yōu)秀華文長篇小說,提升全世界范圍內華文長篇小說的水準,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往屆榮獲首獎的作家作品有:賈平凹《秦腔》、莫言《生死疲勞》、王安憶《天香》等。
《燕食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是葛亮繼《北鳶》《朱雀》后潛心耕耘的全新長篇小說,自問世以來,受到廣泛好評,曾獲選2022年度“中國好書”、《亞洲周刊》十大小說,入圍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十部提名作品,截至目前,《燕食記》已經榮膺二十余種獎項及榜單。
在創(chuàng)作《北鳶》的時候葛亮就曾說過“中國人的道理,都在這吃里頭了?!薄堆嗍秤洝肥且槐疽悦朗彻适旅枘≈袊倌晟鐣冞w、世態(tài)人情的長篇小說,通過榮貽生和陳五舉兩位師徒名廚的一生及他們之間的恩義、決裂與和解,再現(xiàn)廣州和香港兩座城市百年來的變遷。
“食”是《燕食記》的主題,《燕食記》以瀕臨失傳的蓮蓉絕技為引,勾連四代粵點師傅的命運起伏,一塊雙蓉月餅的手藝從葉鳳池的師傅傳給葉鳳池,葉鳳池傳給榮貽生,榮貽生傳給陳五舉,這里是粵菜粵點悠久的傳承,而在傳承的過程中,也能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創(chuàng)新,葉鳳池的雙蓉月餅到了榮貽生手上后變作了“既包容相照,又壁壘分明”的鴛鴦雙蓉月餅,到小說最后榮貽生和陳五舉比賽,榮貽生的雙蓉月餅又進步為三蓉,一塊月餅是凸顯了傳統(tǒng)文化在時代變革中經受的考驗與挑戰(zhàn),也是嶺南地區(qū)的飲食流變的濃縮。
《燕食記》不僅局限于“食”,更著眼于飲食文化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榮貽生、陳五舉師徒二人的悲喜人生方是正傳。在《燕食記》中,現(xiàn)實的尋找和歷史的回顧相勾連,帶領讀者沉入歷史的回憶,從晚清到民國再到新中國,歲月鉤沉給小說增添了厚重感,以飲食的傳承、流變、革新輕松勾連起近代百年嶺南歷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人民藝術家”王蒙評價這本書“民以食為天,葛亮圍繞食之天寫出了多少天大的歷史與傳奇,寫出了食的文化、道德,責任與激情,寫得真是浪漫又狂熱,踏踏實實,同時風風火火?!痹凇堆嗍秤洝分?,傳承的脈絡既關于時間,亦關于空間。通過嶺南飲食的傳遞,十分鮮明地體現(xiàn)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這是《燕食記》這部小說帶給當代讀者的思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沈昭
校對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