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國慶前夕,第28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評選結果公布,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的參賽劇目——原創(chuàng)川劇校園劇《夢回百戲圖》獲得“小梅花”榮譽稱號。
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八屆的“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由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主辦,是一項全國性、高規(guī)格的少兒戲曲藝術活動,代表了中國少兒戲曲的最高水平,被譽為戲曲藝術的“希望工程”。一組數據顯示,每年參加該活動選拔的少年兒童總數在1萬人左右,要在活動中拔得頭籌可謂難事。
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摘得“小梅花”
《夢回百戲圖》是一個川劇原創(chuàng)校園劇,取材于成都成華區(qū)羊子山路一號墓出土的漢化磚《宴飲樂舞百戲圖》,從一個小學生穿越到古代說起。
有意思的是,該劇今年3月份才完成創(chuàng)作和編排,從4月份第一次登臺演出到聲動梨園、摘得“小梅花”稱號,剛剛半年。
1
讓孩子愛上川劇
大師陳巧茹將工作室落在了學校里
故事是從今年3月份開始的。3月12日,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陳巧茹將自己的工作室落在了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
這是位于成都市成華區(qū)的一所公立學校,2018年成功創(chuàng)建成都市川劇藝術特色學校,并成立“新韻”川劇社團。川劇社團有學生70人左右,團隊多次受邀參加演出,還登上四川電視臺進行表演。
為什么將工作室設在小學里?陳巧茹有一個心愿,希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觸到川劇。工作室落成當天,還舉行了成都市成華區(qū)川劇藝術傳承少年班啟動儀式——北新熱愛川劇藝術的學生們,有了更廣闊的舞臺。
原創(chuàng)川劇校園劇《夢回百戲圖》
《夢回百戲圖》的劇目隨之誕生。事實上,一年多以前,陳巧茹就在籌備這個劇目。該劇以新時代少年兒童“成夢”對古今傳統(tǒng)文化探索為線索,依托生活場景,將現代流行音樂元素與古代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交融和對比,巧妙借用“時空穿越”這一奇妙手法,讓學生親歷古代宴飲樂舞盛會,也讓古人觀看新時代的文化演出形式,領略現代文明背景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
2
偶像來教學
小演員肉眼可見地進步了
劇本好了,小演員們便登場了。
屈梅是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的藝術專干,她告訴記者,當得知陳巧茹要將工作室落在學校時,學生們都很高興,“他們把陳老師當成了偶像?!庇袡C會跟著大師學川劇,孩子們自然很樂意。為了讓這出戲劇的效果呈現最大化,少年班又在報名的學生中招收了一批有舞蹈、音樂特長的小演員。
初見小演員,陳巧茹欣慰于孩子們扎實的功底和認真的態(tài)度。此前,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川劇有了入門的了解。陳巧茹工作室落成后,除了編排劇目,她和她的學生也會來到學校進行教學。在專業(yè)川劇大師的教學下,小演員們的唱、演、念、跳也肉眼可見地進步了。
小演員們排練中
袁晨睿是學校二年級學生,在劇目中扮演主角成夢。舞臺下,他是一個調皮又機靈的小朋友,“因為年紀比較小,可能很多東西都還不懂,但他又很可愛、單純,喜歡老師表揚他?!鼻氛f,舞臺上的成夢會立刻進入“小戲癡”角色,“只要跟他說戲,就很來勁?!?/p>
一遍又一遍排練后,他們將《夢回百戲圖》帶出學校,走上“小梅花”的舞臺,展示了“10后”們對川劇文化的了解和傳承、弘揚和傳播。
3
見證熱愛
“小戲癡”還要學硬功夫
如果要說“小梅花”活動期間有什么收獲,屈梅覺得,她看到了學生們對于川劇最純粹的熱愛。
“《夢回百戲圖》是一個現代川劇,跟傳統(tǒng)川劇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鼻犯嬖V記者,目前小演員們能演繹現代川劇,當他們在“小梅花”現場觀賞了更多傳統(tǒng)川劇后,也很喜歡這樣的表達。
“傳統(tǒng)川劇里還有一些硬功夫,比如翻、滾等,還有刀槍棍法的使用等。”屈梅說,學校會排一些簡短、精悍的傳統(tǒng)折子戲,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川劇。
陳巧茹表示,未來還會把傳統(tǒng)戲曲和歷史等結合起來,編排更多節(jié)目,把川劇中喜聞樂見的元素傳授給孩子們,讓他們不光會看,還要會感受、會表演,讓更多人愛上川劇。
“小梅花”活動現場
4
薪火相傳
通過川劇傳承堅定文化自信
在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龔雪梅看來,設立少年班是作為教育工作者傳承川劇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川劇的傳承,把美育融入對孩子的培養(yǎng),提升孩子們的文化素養(yǎng),加深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堅定文化自信。
至于閃耀“小梅花”,是無心插柳的收獲。即便有大師的助力,要在這樣高規(guī)格的活動上獲得榮譽也并非易事。帶隊表演期間,屈梅發(fā)現,如陳巧茹一般的大師下沉到基層、走進校園,并非個例。這意味著,全國各地都在保護、傳承、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戲曲藝術,推動戲曲人才梯隊建設。
事實上,今年在該項活動中獲得榮譽的不僅有成都市北新實驗小學。此前,為了培育優(yōu)秀少兒戲曲演員和劇目,《四川省少兒戲曲人才培養(yǎng)“小梅花計劃”實施辦法》制定出臺。此次參加“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四川積極遴選、培育和指導、輔導和選送,最終獲得“小梅花”榮譽稱號的數量共有12項。
四川省戲劇家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繼續(xù)大力實施“小梅花計劃”,努力促進四川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持續(xù)發(fā)展,不斷推動四川戲劇事業(yè)繁榮發(fā)展。
圖片由北新實驗小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