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宴》作者盧冉:用美食還原宋人風雅 | 國風青年說
2024-09-30 23:26:00 來源:封面新聞

△“山海兜”圖據受訪者

封面新聞記者王一理

《夢粱錄》記載,“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從宋朝開始,人們從一日兩餐變成了一日三餐,食材日漸豐富,令宋人將“不時不食,順時而食”的理念落在了每一天的生活里。

2008年,一本宋人筆記《雞肋編》,促使向往宋人風雅的徐鯉、盧冉二人,聯合酷愛做菜的朋友鄭亞勝一起,嘗試復原古籍中的宋代美食,并出版了暢銷書《宋宴》。

日前,盧冉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卻表示,當初寫下這本書的本意并非像外界傳言“為了引出歷史故事”,實則他只是想借用餐桌上的歷史順便回顧社會情景,“但結果是好的,因為讓更多讀者關注到了古代的傳統(tǒng)飲食?!北R冉說。

“交叉驗證”是盧冉在做考據的時候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從不同的史料中來揭開宋人飲食的神秘面紗。但是有一些菜品由于記載過少,盧冉只能通過推測或者田野調查的方式。

△《事林廣記》,收錄大量烹飪之法圖據受訪者

在研讀資料的過程中,盧冉發(fā)現宋人常用的烹飪方法和調味料,跟今天所使用的大多相似。但是在食材的選擇上,為了讓復原的菜品更接近宋朝版本,他仍花費了很多精力。

當下除了有東坡肘子,還有一系列雖是冠上了東坡之名,但卻未寫明東坡做法的菜肴。盧冉在翻閱文獻時,才得知了蘇東坡曾提及的自家秘方,用四川人的烹飪方式改良湖北菜,并加入少許榨蘿卜汁,最終才能提煉出東坡肘子中最鮮香的醬汁。

“所以田野調查在我們的工作中很重要?!北R冉分析,也許文人蘇東坡正是在任知州時,用普通人大多不會選擇的方法,將蘿卜汁加入魚湯,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也是他在考究了典故的真實性后才能得此結論。

在食品工業(yè)如此發(fā)達的當下,豐富的食物反而鈍化了我們的感知力,如果要選擇回到某個朝代去感受生活,也許宋朝可能是除當下之外最好吃的時代了。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