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紐約市大書獎組委會公布了2024年紐約市大書獎(NYCBigBookAward)名單,其中由葛浩文、林麗君翻譯的、雪漠原著小說《沙漠的女兒》獲“女性小說類”金獎,該譯本在2022年還因其“從語言和受眾的角度適度加工,巧妙把握文學類翻譯的創(chuàng)作空間,以通俗的話語表現原著的風格和內容,忠實原著而沒有被字句所束縛,有助于美國讀者理解中國人民不屈的奮斗精神”而獲得中國外文局優(yōu)秀翻譯獎。
著名作家、甘肅省作協(xié)副主席雪漠的長篇小說《沙漠的女兒》10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小說講述兩位來自中國西部的鄉(xiāng)村女性,在穿越戈壁沙漠途中遭遇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挑戰(zhàn)。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甘肅涼州,蘭蘭和瑩兒姑嫂為了改變命運,牽著駱駝一同前往沙漠中的鹽池打工。盡管憑借勇氣與智慧,她們途中躲過了兇殘的豺狗子,熬過了饑渴,克服了泥石流、日曬雨淋等重重困難,但發(fā)現自己的命運并未改變,故事以開放式結局暗示她們仍在探索改變命運的可能。
小說聚焦兩位女性荒野求生的歷險過程,并通過回憶和心理描寫,帶入中國西部鄉(xiāng)村生活之粗糲、艱辛與沙漠風光之壯美、清新,重點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存意志、姐妹情誼、女性狀況、愛情觀念,以及如何在險惡環(huán)境下實現自我超越的故事。
《沙漠的女兒》英文版名為IntotheDesert,由美國著名翻譯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林麗君(SylviaLi-ChunLin)從雪漠長篇小說《大漠祭》《白虎關》中選編翻譯,篇幅更適合美國當地讀者閱讀。葛浩文譯本不僅保留了原著內容,而且適度增添背景介紹,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清晰流暢,同時巧妙地將中國西部方言和民俗風情轉譯為英語讀者熟悉的表達方式,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讀者的閱讀體驗。
《沙漠的女兒》葛浩文譯本IntotheDesert
雪漠作品以其生動描繪中國西部的地理景觀、豐富文化和對存在、自然、靈魂、永恒的人文思考而備受贊譽。其作品外譯語種多達20多種,推出近70個外語版本,由眾多世界知名翻譯家、漢學家執(zhí)筆翻譯,除葛浩文、林麗君夫婦之外,還有韓斌(NickyHarman)、武屹(Hans-PeterKolb)、莉莉亞娜(LiljanaArsovska)、金勝一(KimSeong-il)、丹尼斯(Danis)、哈桑(Hassan)等。
葛浩文、林麗君夫婦迄今已翻譯10多部雪漠作品,他們表示:“看雪漠的作品,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閱讀經驗,翻譯他的小說也是全新的體驗。雪漠的小說充滿西部狂野風味、透著甘肅的人情風俗。從中我們可以體驗到沙漠的力量,既有摧殘生命的無情,也有大漠無與倫比的美。每當讀到大風刮起時,幾乎可以感受到砂礫打在臉上的疼痛。把雪漠作品介紹給英文世界的讀者,能向他們展示真實的中國西部?!?/p>
英國評論家羅珊娜·索南伯格(RoseannaSonnenberg)認為:“這是一個關于生存的故事;探測生命的極限;精煉,非常接地氣。在沒有聽到這個故事之前,我對豺狗子一無所知。然而,雪漠打開了一扇走進豺狗子和整個沙漠世界的窗。如果我迷失在沙漠中,我現在就知道該尋找什么樣的植物求生,該遠離哪類動物。我更加了解駱駝和駱駝的忠誠,還有沙漠的美麗——山脈,群山,清涼的黎明,閃爍的星星,以及日頭爺下山后周圍充滿的危機,又何以在深夜安然自若?!?/p>
此前雪漠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沙漠的女兒》是一個關于堅韌與希望的故事,“《沙漠的女兒》也是一種隱喻。生活,就像是一片廣袤的沙漠,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并找尋著出路。我希望《沙漠的女兒》能成為一座連接不同生命、尋求意義和陪伴的橋梁?!?/p>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沈昭
校對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