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文俊 通訊員余嫚雪
角馬“大軍”渡河、黑背胡狼與兀鷲爭奪食物、赤地松鼠蹲在白蟻洞上張望……
《肯尼亞常見野生動物鑒賞》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肯尼亞野生動物科普作品,也是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魅力東非”叢書的第一本。書中450多張動物照片生動、高清,它們絕大多由一位武漢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嚴雪拍攝。自2013年初次去非洲,嚴雪參與了十幾次中國和肯尼亞的聯合野外科學考察,拍攝了上萬張照片。
11月2日,嚴雪做客長江講壇,帶領讀者探秘百萬野生動物的天堂——神奇的東非大草原。
中非合作的一個“切片”
《肯尼亞常見野生動物鑒賞》是中非合作的一個“切片”。2013年5月,中國政府第一個綜合性的海外科教基地——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成立,總部設在“海上絲綢之路”非洲支點——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實施管理。
中-非中心肯尼亞總部是‘大本營’,輻射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埃塞俄比亞、盧旺達、津巴布韋等國,面向全非洲開展中非合作、實施科技援外。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口健康、糧食安全和人才培養(yǎng)是科教合作的幾大主題。比如生物多樣性問題,中-非中心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肯尼亞野生動物管理局長期合作,開展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工作,啟動了《肯尼亞植物志》編研,開展了反盜獵合作?!镑攘|非”叢書,是科學家們科學考察與研究任務中衍生的成果。嚴雪介紹,肯尼亞是世界上公認的研究與觀賞野生動物的最佳國度之一,野生動物保護是中-非中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中肯雙方科學家在這方面攜手做了大量工作。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位于東非的肯尼亞更是被冠以“野生動物陳列櫥窗”的美名。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67處動植物保護區(qū)域,包括26個國家公園、4個海洋國家公園、29個國家保護區(qū)、6個海洋國家保護區(qū)和6個國家動物庇護所。聞名遐邇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就發(fā)生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qū),被譽為“世界第七大自然奇跡”。
嚴雪介紹,每年的7-9月,百萬角馬、斑馬大軍在坦桑尼亞境內由南向北第一次渡過馬拉河,再在肯尼亞境內由西向東再次渡過馬拉河。這些角馬與奔騰激流抗爭、在尼羅鱷口中求生存,成為自然界悲壯的一幕。
非洲是一片富饒的大陸
說起非洲,很多人印象是模糊的、誤解的?!澳:痹谟诎颜麄€非洲籠統(tǒng)概括,分不清國與國之差異;“誤解”在于認為非洲全境全都氣候惡劣、貧窮與落后。
剛剛到達非洲時,嚴雪感到很意外,原來非洲的氣候是這樣的:在東非高原城市內羅畢,一年四季都蓋被子睡覺,天氣跟昆明差不多。
很多人以為東非大草原上對人類最有危險的是獅子、花豹、獵豹以及“幫兇”斑鬣狗、非洲野犬等,但其實獅子比較怕人,尤其是穿著紅色衣服的馬賽人,而且大草原上有足夠的食物供它們享用。
嚴雪說,馬賽人幾乎全靠牲畜,尤其是以牛肉、牛血和牛奶為生。喝牛血是馬賽人的一項習俗。牛血被視為解渴的最佳飲品,新鮮的牛血能夠快速補充體力,增強免疫力。對馬賽人來說,財富的衡量標準就是看誰擁有的牛多。如果誰擁有50頭以上的牛,那他就是大富豪。牛是男方送給女方的主要彩禮,一般10頭牛才能娶到一個媳婦。此外,牛除了作為生活工具,還可以成為貨幣。
更特別的是,馬賽人的牙齒特別的白。嚴雪和他的研究團隊發(fā)現,當地人用一根形似樹棍的東西來刷牙,他們隨后把這項研究帶回國,衍生出了一些周邊產品。
東非大草原有哪些特殊的動物呢?嚴雪談到了“打工豹”,它也稱金錢豹,為什么它的外號叫做“打工豹”?是因為它們好不容易捕獵來的食物羚羊,往往容易被斑鬣狗搶走,所以人們戲稱它給斑鬣狗“打白工”。
當天講座預約人數達到500多人,現場走道上都坐滿了熱情的聽眾,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聆聽。線上直播間還有3.5萬人同步參與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