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張艷
通訊員 楊媝詞
近日,第四屆網絡文藝評論優(yōu)選匯入圍終評作品名單發(fā)布,共有133件作品入圍終評。由湖北文藝評論家協會推薦的湖北兩件作品入圍短評名單:《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和《在茫茫戈壁灘拾瑪瑙的人》。
《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的作者黎楊全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文章于今年6月22日發(fā)表于《光明日報》。
黎楊全認為,人工智能寫作與網絡文學這種活態(tài)文化有三點區(qū)別:除了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之外,從作品本身來看,其內部結構、文學屬性也因交互活動而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他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工智能寫作指向的是一種‘無人’的文學,而網絡文學恰好是一種生成于交往互動中的文學,前者體現更多的是文本間性,是文本的自我生產,網絡文學更多體現的是主體間性,是人與人的交流,兩者在文學屬性上相背離。在此意義上,人工智能寫作背離了網絡文學精神,造成了網絡文學的終結?!?/p>
《在茫茫戈壁灘拾瑪瑙的人》的作者徐迅,為文學博士、武漢市文聯簽約評論家。徐迅以火出天際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為研究文本,在文中寫道:正是李娟這些親身的經歷和書寫,如氣泡一樣豐盈迷人,豐富了電視劇的生動性和真實性。也因為電視劇的爆火,原作者李娟的名字也從她的讀者書粉、文學愛好者中“破圈”,走向了大眾。在文末,作者感慨:“我被這個美麗的意象深深打動了,它又像一個寓言:普通人只流連于新疆那明信片一般的醉人美景中,而只有深入其腹地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灘時,才會拾到新疆大地深情的賜予——那大地之心般珍貴的漂亮瑪瑙。文學創(chuàng)作,亦是如此。李娟,她就是那個拾瑪瑙的人?!?/p>
據介紹,網絡文藝評論優(yōu)選匯報經中國文聯批準,每兩年舉辦一次。
本屆網絡文藝評論優(yōu)選匯活動經組織推薦、會員推薦、個人自薦共收到627件作品,516件作品符合要求進入復評,133件作品入圍終評,其中網絡文藝長評50件,網絡文藝短評70件,網絡文藝短視頻評論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