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日本當代電影大師是枝裕和執(zhí)導的電影《如父如子》官宣定檔12月6日,該片2013年在日本上映。不少網友表示,又是一部老片。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哈利·波特》全系列、《海上鋼琴師》《這個殺手不太冷》《食神》《你的名字?!贰豆柕囊苿映潜ぁ返冉浀淅掀懤m(xù)重映。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重映影片(含定檔)已超過30部,佳片“回鍋肉”數(shù)量之多,令網友詫異,并戲稱2024年為“重映元年”。
剛定檔的《如父如子》,曾榮獲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豆瓣評分高達8.7分,該片講述的是兩對父母在撫養(yǎng)了自己的孩子六年以后,突然得知自己的孩子并非親生后發(fā)生的故事。一面是血濃于水的血緣紐帶,一面是朝夕相處的親情羈絆,原本平靜幸福的生活一朝被打破,在兩個家庭的困惑、徘徊與掙扎中,有關“何為親子”、“何為家人”以及“何為家”的答案逐漸在細膩平靜的情感暗涌中浮出水面。
是枝裕和是中國觀眾的老朋友了。2018年他導演的《小偷家族》登陸內地大銀幕,以其對親情與血緣的深刻探討和對家人之間情感流動的細膩描繪,感動無數(shù)中國觀眾,引發(fā)熱議,最終獲得近1億的票房成績。
經典老片重映,粉絲追捧者多,新觀眾也可以補課。近期的電影院則是哈利·波特迷的狂歡時間,一周一部階梯式重映。
隨著《海德薇變奏曲》的響起,無數(shù)“哈迷”在影院重返童年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從10月25日開始,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8部電影在中國內地啟動重映,每周上映一部,直至11月29日《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其中,最早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于2002年,距今已有22年。
據燈塔專業(yè)版顯示,到目前,已經重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均取得了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位居在映影片票房前列,4部作品重映的總票房突破1.85億元。這一系列取得的超預期市場反響,甚至遠遠超過了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小丑2:雙重妄想》。
還有些重映影片是為了給系列后作暖場。比如,時隔3年多重映的引進片《沙丘》,還有《白蛇:緣起》《人生大事》《還是覺得你最好》等國產電影。有影院人士告訴自己,《沙丘2》上映前,先讓《沙丘》返場,沒看過的觀眾預習,看過的觀眾復習,都在為第二部吸引觀眾進場。
另外,有些片子與其說是重映,其實效果更接近長線放映,比如時隔一年多重映的《灌籃高手》,甚至時隔6個多月就重映的《奧本海默》》等。有電影界人士表示,既然這些高分作品還沒有完全釋放市場潛力,那就回鍋“熱”一下,看觀眾要不要再吃點。
還有一些經典老片雖然早已上線流媒體,但并未在內地院線公映過影片。比如今年上映的《哈爾的移動城堡》《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有即將上映的《如父如子》等電影,雖然觀眾們早已通過各種渠道觀看過,但實際上這是這些電影首次登陸內地大銀幕。
不過,業(yè)界也直言,導致“重映元年”的根本原因,是目前電影市場新片供應短缺、生產能力不足。重映經典老片,可以補足市場供給,提振市場。像哈利·波特系列、《泰坦尼克號》這樣的經典影片,是被市場檢驗過的成功項目,重映的宣發(fā)成本低,口碑和輿情風險小,因此會受到業(yè)內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