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苦筍”異常佳,澎湃十年展藝術
2024-11-18 20: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深秋時節(jié),一些籌備極久的展覽讓人大飽眼福:在上海,備受關注的上海博物館東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海上書畫館等已正式向公眾開放,上博拿出大量“壓箱底”的鎮(zhèn)館之寶,包括唐代孫位《高逸圖卷》、唐代懷素《苦筍帖》等。嘉定博物館、奉賢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博物館近日也都迎來新展開幕,包括“嘉定秋霞圃特展”、“承德避暑山莊宮廷文物特展”與“航運江南”。

正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展出的“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呈現(xiàn)的既有藝術界名家之作,也有大量21年前東方早報創(chuàng)刊及澎湃新聞十年歷程的文獻。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的“百年吞吐——劉海粟書法大展”則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呈現(xiàn)了劉海粟先生的早中晚年的大量書法精品。

在海外,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展出莫臥兒帝國的藝術與建筑;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展文藝復興三杰,呈現(xiàn)1504年左右的佛羅倫薩;國王畫廊展出英國皇家收藏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作品。

澎湃藝術為您呈現(xiàn)一周重要藝術展覽。

上海

上海博物館東館歷代繪畫、中國歷代書法

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浦東新區(qū))

展期:2024年11月13日開始

《高逸圖卷》局部

唐代懷素《苦筍帖》

上博東館2024年11月13日起全面開放,上博毫無保留地拿出了壓箱底的國寶級館藏,僅晉唐書法版塊就匯聚“二王”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獻之《鴨頭丸帖卷》,唐懷素《草書苦筍帖卷》等傳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題跋。歷代繪畫館首輪展品中,包括唐代孫位《高逸圖卷》、五代徐熙《雪竹圖軸》、五代董源《夏山圖》、南宋佚名《望賢迎駕圖軸》、北宋趙佶《柳鴉蘆雁圖卷》、元錢選《浮玉山居圖卷》等珍品。此外,首輪展品中還匯集了“元四家”中的三家之代表作——王蒙《青卞隱居圖軸》、倪瓚《六君子圖軸》等。

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

地點: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海市周家嘴路3678號)

展期:2024年11月10日—12月7日

“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現(xiàn)場

“澎湃如昨——澎湃新聞十周年藝術展”海報,掃二維碼可進入專題

此次展覽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東方欲曉”“時間遼闊”“澎湃如昨”。以藝術作品與文獻相結合的方式,再現(xiàn)了21年前的東方早報創(chuàng)刊及10年前澎湃新聞從東方早報轉型,在全國首開傳統(tǒng)媒體整建制向互聯(lián)網新媒體轉型先河的歷程。展出作品包括葛兆光、陳子善、白謙慎等的書法與蕭海春、肖谷、姜建忠、陳翔等的畫作,展覽同時呈現(xiàn)了澎湃新聞經典海報裝置、優(yōu)秀視頻集合,以及大量有著紀念意義的樣報、手稿、采訪本、圖書、舊照等。

百年吞吐——劉海粟書法大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29日—2025年1月15日

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大家、美術教育家與美術史論家,劉海粟以美術教育與美術創(chuàng)作而知名,“新文化運動的拓荒者”“近代美術教育奠基人”的評價是對他一生成就的肯定。事實上,劉海粟先生在書法方面也有著極高的造詣,其晚年書法大氣磅礴、筆酣墨飽、渾厚華滋,一片蒼茫渾樸,極具壯闊之美。這一展覽規(guī)模超過去年的中國美術館劉海粟書法大展,分為6個篇章,分別由6個不同的主題展開敘事。展覽囊括了目前劉海粟書法目力所及的所有精品力作,展出作品超過200件。

“今日意大利”意大利當代藝術邀請展

時間:11月21日—12月15日

地點:上海海派藝術館(新鎮(zhèn)路1536號)一樓展廳

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20周年,“今日意大利”意大利當代藝術邀請展借由展覽的形式深度探索藝術的社會擔當與美學價值,致敬兩國文明互鑒成果,同時也是兩國文化交流密切深入和兩國人民之間深情厚誼的見證。一百多件意大利當代藝術作品,11月21日在上海海派藝術館對外展出。

海派藝術館正在展出的還有“三吳一馮”之吳子深書畫作品展等重要特展,吳子深(1894-1972)與吳湖帆、吳待秋、馮超然并稱“三吳一馮”,這也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吳子深書畫展。

畢生盡瘁圖書業(yè)——顧廷龍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展

地點:上海圖書館

展期:2024年11月7日—2024年12月6日

展覽分為“生平志業(yè)”“著作等身”“往來鴻儒”“匋誃蕓香”共四個篇章,共計展出75種顧廷龍相關文獻,展現(xiàn)顧廷龍的生平、編著、交友與藏書。

另辟前衛(wèi):攝影1970—2000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4年11月8日—2025年2月16日

這是首次在中國大規(guī)模呈現(xiàn)蓬皮杜中心攝影類館藏。展覽將回顧攝影藝術決定性的三十年,聚焦其躍升為當代藝術主流媒介的時刻,通過十個章節(jié),集中呈現(xiàn)逾30位先鋒派藝術家的近200件開創(chuàng)性作品,串聯(lián)起攝影如何從記錄藝術過程到成為一門獨立藝術的前衛(wèi)歷史。

地方與講述:首屆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展

地點: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26日-2025年2月23日

展覽為“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的展演項目之一,以“地方與講述”為主題,基于“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2023年度的觀察,匯集15位(組)藝術家的當代影像藝術作品,探討影像藝術如何在不同地域與語境中生成獨特的表達。

圖式再寫——朱屺瞻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寫生與創(chuàng)作

地點:朱屺瞻藝術館(歐陽路580號)

展期:2024年10月26日—12月8日

展覽聚集朱屺瞻在新中國成立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探討他對于時代與社會的入世情結與閎闊格局,如何體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歷程中。

嘉佩樂·藝術+——別樣精彩看上海

地點:建業(yè)里嘉佩樂酒店(建國西路480號)

展期:2024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30日

上海嘉佩樂酒店與藝棧畫廊一起聯(lián)手推出徐健國、邢俊勤、余啟平、宋小松、張冬彧、孫東風六位藝術家聯(lián)展,開啟為期半個月的藝術家駐店項目。藝術作品與嘉佩樂酒店的建筑風格相得益彰,展覽期間還舉辦了藝術家的交流和研討。

境象敦煌

地點:敦煌當代美術館(長陽路1687號長陽創(chuàng)谷南三樓)

展期:2024年11月11日—2025年5月31日

開館展穿越古今,展開文獻、檔案和文物與現(xiàn)當代藝術的對話,以眾多藝術家的新近創(chuàng)作,回應敦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探索繼續(xù)敦煌的新方法與路徑。展覽由歷史、自然、再現(xiàn)和心象四部分構成。

摩登:交錯的世界

地點:上海外灘源壹號

展期:2024年11月8日—2025年2月16日

展覽以ArtDeco這一于巴黎發(fā)端隨即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同時奠定了上?,F(xiàn)代都市文化的美學源流為母題,將來自法國國家級的ArtDeco裝飾藝術珍藏與中國上海ArtDeco藝術作品并置展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

展期:2024年7月19日—2025年8月17日

此次大展將共計展出800余件文物,展覽通過“法老的國度”“薩卡拉的秘密”“圖坦卡蒙的時代”三個板塊展開獨立敘事,從不同角度解讀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內涵。尤為難得的是,它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引進展,而是由中國的專家團隊自主策展的古埃及文明大展。

穿褲子的云:今天的繪畫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26日-2025年1月5日

展覽匯集二十三位來自不同代際和背景的藝術家,他們游走于具象與抽象、傳統(tǒng)與當代之間,并以極富鮮明個人色彩的筆觸在不同的時間坐標上闡述對于“今天”的思考,共同為公眾呈現(xiàn)中國當代繪畫實踐的多元面貌,提供感知藝術的第一視角。

山莊瑰寶梵宇藏珍—避暑山莊·外八廟宮廷文物特展

地點:奉賢博物館

展期:11.19——2025.2.28

此次展覽將展出采集自承德山莊文津閣、福壽園、廣元宮等宮殿的建筑材料,皇家“出品”的精美瓷器、書畫、弓箭、筆硯、琺瑯器等珍貴文物,帶你走進三百多年前的那片宮殿梵宇和如畫山水之中。

明園珍賞——嘉定秋霞圃特展

地點:嘉定博物館

展期:11月10日——12月18日

展覽以“秋霞圃的歷史變遷”“秋霞圃的建筑藝術”“秋霞圃的文物遺存”“秋霞圃與嘉定文脈”四個視角,通過歷史文獻、文物石刻、館藏書畫、歷史影像等方面,全面解讀秋霞圃的營造過程、歷史變遷、文物遺存以及關聯(lián)的歷史人物,反映秋霞圃在嘉定城市成長與文化建設中作用與影響。

航運江南:長三角水上交通歷史文化展

地點:中國航?博物館

展期:11月12日—2025年2月18日

本次展覽由中國航海博物館聯(lián)合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太倉博物館等12家文博單位及江南航運史專家共同舉辦,匯集超過200件展品,包括船只模型、瓷器、絲綢、文獻檔案等,從水上交通的視角,講述江南地區(qū)傍水而生、行舟為業(yè)的航運故事。

鏡中行旅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館

展期:11月7日——2025年2月15日

展覽通過藝術的“介入”,揭示了“城市”所蘊含的無盡幻想、體驗與秘境。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借助于虛擬現(xiàn)實等前沿科技的創(chuàng)作,也有通過最日常最平實的材料構建的深刻圖景。

物派的淵源:以《位相-大地》為中心

地點:上海青浦朱家角AAEF藝術中心

展期:2024年11月8日——2025年6月8日

展覽聚焦被視為物派起源的關根伸夫作品《位相·大地》,回顧了關根伸夫和小清水漸這兩位“物派”核心藝術家早期作品,并再度呈現(xiàn)了《位相·水》《空相·切石頭》《垂線》《紙》等作品。

去往從來

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

展期:11月9日——11月29日

展覽邀請了21位來自全國在各自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具有重要代表性的藝術家和業(yè)界新銳參展,共展出雕塑、繪畫、綜合材料、裝置、影像等作品60余件(組)。本次展覽是“去往從來”學術系列展新一輪行動的開啟,計劃將以巡展的形式進行。

流動的瞬間

時間:2024年11月17日-2025年1月5日

地址:位子(閔虹路166弄中庚環(huán)球創(chuàng)意中心T1-3樓)

展覽呈現(xiàn)了陳小丹、高茜、羅敏、羅永進、謝愛等九位藝術家的作品。九位藝術家看到的是相同的風景,而為觀眾帶來的是一段段形色各異的、持續(xù)流動的瞬間,其中不少作品都是與浙江縉云近云麗舍的留駐創(chuàng)作相關。展覽的策展人是董雅妮,學術支持是梅俏敏。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

地點:浦東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5月10日

展出逾100件作品,分章節(jié)展示透納藝術生涯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風格變化。展覽還通過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透納的藝術遺產對話,以21世紀視角重新詮釋18世紀的藝術理念,讓觀眾領略大師杰作與藝術“崇高”的多元表達。

畢加索、莫迪里阿尼與現(xiàn)代藝術——法國里爾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珍藏展

地點:東一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27日—2025年2月9日

展覽呈現(xiàn)了畢加索、莫迪里阿尼、萊熱、米羅、德蘭等18位先鋒藝術代表人物的61幅作品。從打破規(guī)則的“立體主義”到抒發(fā)自我的“表現(xiàn)主義”,展覽以4個展區(qū)展現(xiàn)20世紀前半葉最具影響的藝術流派。其中最耀眼的是莫迪里阿尼的9件作品。

行云流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藏現(xiàn)當代中國繪畫展

地點:上海東一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5日—2025年1月5日

此次展覽甄選了法國巴黎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的89件館藏,分九個展區(qū),匯集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溥儒、謝稚柳、常玉、潘玉良、趙無極等36位藝術大家的作品,以及珍貴的館藏影像。

羅丹:現(xiàn)代雕塑的啟承

地點:羅丹藝術文化發(fā)展中心(浦東世博文化公園內)

展期:2024年9月27日—2025年2月9日

展覽呈現(xiàn)6個主要章節(jié)和2個特別章節(jié),匯集雕塑、繪畫、陶瓷、影像等106件作品。包括羅丹《思想者》、《青銅時代》、《夏娃》、《巴爾扎克》和《加萊義民》等代表作,以及羅丹的老師、好友、學生、助手、情人和追隨者等的作品。

不獨為清玩——魯迅與傳統(tǒng)箋紙

地點:上海魯迅紀念館

展期:2024年9月15日—2025年1月1日

箋紙,也稱信箋、詩箋、畫箋,是專指以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展覽展出相關展品100余件(組),其中珍貴文物50余件(組),多為上海魯迅紀念館珍藏的魯迅遺存的箋紙。

“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

地點: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20日—12月20日

展覽以“文物+復刻經典洞窟+壁畫彩塑”的形式呈現(xiàn),從敦煌研究院調集了168件/套具有代表性、極稀缺性的一二級珍貴文物及臨本。

阿布拉莫維奇?zhèn)€展:能量轉換

地點:藝倉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10日—2025年2月28日

本次展覽靈感來源于阿布拉莫維奇與德國藝術家烏雷(ulay)于1988年在中國長城上的歷史性行走,這一旅程使得他們成為首批穿越長城的國際藝術家。展覽展出了千余張阿布拉莫維奇的長城行走圖像,以及一系列以觀眾參與為核心、以水晶為載體的全新創(chuàng)作作品,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深入體驗阿布拉莫維奇藝術演變的旅程。

尹秀珍:刺天(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4年11月9日—2025年2月16日

借助逾二十件材料和語匯各異的巨作,呈現(xiàn)藝術家尹秀珍的標志性作品與最新思考,帶領觀者展開一場向外縱橫天地、向內細膩入微的探索之旅。

“樂在其中”素墨、丁陽、嚴志剛、曹敏潔女性作品展

時間:11月22日-12月1日

地址:上海友誼商店藝友藝術空間(真光路1219號)

四位女畫家?guī)煆暮I袭嫾覙氛鹞南壬?,不斷踐行,孜孜以求,探索尋找各自的藝術創(chuàng)作路徑和風格。素墨每月都往返于溫州上海兩地,丁陽作品把日常生活,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融匯到繪畫中。嚴志剛有著扎實的繪畫基礎,筆墨簡潔樸實,色彩明亮絢爛,曹敏潔山水作品深耕于傳統(tǒng),師法宋元,與古為徒。

倪有魚:手卷

展期:2024年11月2日-2025年2月23日

地點:寶龍美術館

展覽呈現(xiàn)藝術家倪有魚的三百余件作品,涉及藝術家十余年來在繪畫、裝置、雕塑、攝影、拼貼等多重媒介的全面探索。

王玉平2024

展期:2024年11月6日-2025年1月5日

地點:寶龍美術館

展覽將作品分為兩個部分,并從畫中提取出一些真實的場景,以連接兩個空間的通道。第一部分,呈現(xiàn)了王玉平近幾年來的室內、物品和人物系列。第二部分,以長卷、壁畫、對比的方式,展示了王玉平的風景系列,以呼應藝術家多年實踐中對東西方形式與美感的結合。

鄔達克密碼

地點:外灘源真光大樓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1月8日

這是國內較全面呈現(xiàn)鄔達克檔案原件的一次公開展覽,其中包括多件首次公開展出的鄔達克私人文物,以及最新修復的由鄔達克拍攝的16mm影像。而展覽地點,真光、廣學大樓也是鄔達克的作品,曾是其建筑事務所的所在地,也是作為辦公地點最久的場所。

未來生命檔案

地點:昊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28日—2025年2月16日

展覽由昊美術館聯(lián)合中國美術學院、同濟大學CAUP人工智能與藝術創(chuàng)研中心共同打造,并展出19位藝術家的23件多媒體藝術作品,圍繞人工智能,硅基生命,物質迭代等熱門話題進行探討。

子曰——孔子文化主題展

地點:上海閔行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8日—12月15日

展覽呈現(xiàn)來自孔子博物館的107件(套)文物,向觀眾講述孔子的故事和孔子流傳至今的精神財富。

華金·索羅亞(1863-1923):西班牙大師的光影漫步

地點:上海地鐵龍華中路站美術新空間(7號線、12號線)

展期:11月9日—2025年3月31日

展覽精選了瓦倫西亞畫家索羅亞近50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原尺寸復制品的形式展出。索羅亞被譽為“光之畫家”,與戈雅和委拉斯凱茲齊名。他以獨特的方式捕捉地中海的光影和色彩,并記錄了他所處時代下西班牙的生活日常。展覽作品以生動色彩和精巧的光線運用為特色,畫作因此表現(xiàn)出獨一無二的能量。本次展覽由馬德里的索羅亞博物館策展,在上海繁碌的交通交匯處,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這一獨特的地中海之藍。

北京

巴西,重返大地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期:11月12日——12月1日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呈現(xiàn)巴西知名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aoSalgado)的攝影作品展“巴西,重返大地”。展出薩爾加多四十多年來在巴西和世界各地拍攝的攝影作品,體現(xiàn)這位現(xiàn)當代攝影大師對故土、以及人類與自然困境的深刻洞察。

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11月6日—2025年6月5日

展覽將以“美”為主題,不同于以往以歷史時期為主線的展覽敘事,從“日?!薄皧y飾”“人體”三個角度展開古希臘生動的美學圖卷,來自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的279件(套)陶器、青銅器、金器、玻璃器、壁畫、雕塑等代表性文物,時間跨越5000年之久,涵蓋基克拉迪文明、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以及幾何陶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等古希臘所有重要歷史時期。展品全部來自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其中絕大部分為首次出境展出。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1月5日

展覽從江西萬年仙人洞陶片、賈湖骨笛,到東漢熹平石經、三國正始石經等官方校定的儒家經典定本,再到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藏“孝悌忠信”等字屏風……跨越時代、地域、民族的眾多文物,共同釋讀儒學千年。

文明的源起:早期中華文明探尋大展

地點: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3月31日

展覽涵蓋了十三個主要考古發(fā)現(xiàn),以點帶面,勾勒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旨在呈現(xiàn)一個神秘、瑰麗的早期中國。展覽集結了全國30余家文博機構的400余件文物展品。

鳳凰故國——青銅時代曾楚藝術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18日-12月16日

展覽精選來自湖北地區(qū)五家重點博物館的兩百余件珍貴文物,被譽為“青銅冶煉巔峰之作”的曾侯乙建鼓底座、工藝精湛華美的曾侯乙銅鑒缶、薄如蟬翼的龍鳳虎紋繡羅單衣袖等曾楚藝術瑰寶一一亮相,展覽呈現(xiàn)了曾、楚兩個諸侯王國此消彼長的歷史和璀璨的藝術,也體現(xiàn)了最新考古學術成果。

亙古巨制煌煌文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展

地點:國家典籍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10日起

為紀念中國國家圖書館建館115周年,國家圖書館聯(lián)合國內8家圖書館、博物館特別推出本次展覽,遴選傳世善本與出土文獻展出,植根中華文脈,揭示典籍深刻內涵,同時展示“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等項目成果。

小國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12日—2025年1月5日

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隨州市博物館聯(lián)合策劃,呈現(xiàn)后者館藏以“神面四器”為核心的羊子山噩侯墓全部青銅器,結合部分葉家山曾侯墓出土青銅器,通過51件文物展示西周早期青銅藝術和技術。

現(xiàn)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10日—2025年1月3日

林風眠(1900-1991)與吳冠中(1919-2010)是中國繪畫現(xiàn)代化轉型的重要探索者和成功實踐者。展覽將通過百余幅繪畫作品,呈現(xiàn)林風眠和吳冠中對中國繪畫現(xiàn)代化道路的探索與開拓,帶領觀眾一窺二者藝術風格、創(chuàng)作理念和審美趣味的異同。

瑞士經典設計展

地點:北京今日美術館

展期:2024年11月8日—2025年1月12日

作為2025年中瑞建交75周年的預熱活動,本次展覽也是中國國內有史以來最大、最完整的瑞士設計原件展。展覽包含“原創(chuàng)家具、突破性發(fā)明、旅游海報、單人凳、馬克斯·比爾特展、最美圖書”六大板塊、共計200余件瑞士標志性設計作品。展覽全面梳理了瑞士設計400年的演變歷程,涵蓋從日常物品到影響世界的設計發(fā)明,使觀眾能近距離感受瑞士設計的獨特魅力。

展覽上極具代表性的75件原創(chuàng)家具作品,展現(xiàn)了瑞士工藝從蹣跚起步到譽滿天下的發(fā)展過程;瑞士平面設計獨樹一幟,本次展覽中50余幅標志性旅游海報展現(xiàn)了平面設計在瑞士文化中的深厚根基;反映瑞士設計史的還有20把不同年代的單人凳,以其簡約風格和實用性而備受推崇。

浙江

桃花得氣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藝術和生活

地點:杭州博物館

展期:2024年11月28日—2025年2月24日

以聰穎博識女性的才藝為主線,通過《美人圖畫》《風流節(jié)慨》《邁出香閣》《玉臺掇珍》四個單元,立足于杭州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并聯(lián)合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遴選與“她們”相關的文物,闡述明清才媛重要的藝術交往和創(chuàng)作,為觀眾提供更加細膩、更為飽滿的情節(jié)和更加有趣的觀賞角度。

問羽:宋代的自然與藝術世界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

展期:2024年11月9日—2025年1月9日

展覽分“追千古”“訪山野”“入畫境”三個單元,將展出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以及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等8家收藏單位15幅宋代繪畫真跡,28幅宋畫高清圖版與39幅現(xiàn)代鳥類攝影作品,并特別推出大型3D動畫、沉浸式影院與XR擴展現(xiàn)實互動場景等專題數字展覽項目。

妍·色:宋元明清單色釉瓷的色彩美學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期:2024年10月26日-12月8日

宋代尚“意”藝術興起,并滲透到陶瓷領域,主導著單色釉的美學基調。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集各窯場釉色品種之大成,單色釉新品層出不窮。展覽共展出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106件(套),以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心理、瓷釉色彩、制釉工藝為線索,通過“清雅雋永”“世間情味”“溢彩流光”三個篇章解讀單色釉瓷的色彩美學。

江蘇

夢華東京:北宋開封城

地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展期:2024年11月5日—2025年2月6日

展覽匯集23家收藏單位,293件(組)北宋精品文物(一級文物36件),將展出宋徽宗的《梅花繡眼單頁》、張擇端款《金明池爭標圖》、蘇漢臣的《嬰戲圖》、宋拓蘇軾楷書歐陽修醉翁亭記等,重溫北宋往事與風華,訴說運河的絢爛故事

清平樂——常州宋人生活美學展

地點:常州美術館

展期:2024年11月1日—2025年2月16日

此次展覽將以服飾為切入點,展出常州博物館、鎮(zhèn)江博物館、常州市金壇區(qū)博物館館藏的常州出土宋代文物精品69件(組)。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宋服風華”簡述宋代服飾文化,“青衫猗猗”展示宋代男性服飾,“霓裳窈窕”展示宋代女性妝具飾品類文物及服裝仿制品,“無非是道”則是以宋人生活場景結合各類器用,展現(xiàn)生活中的宋人審美。

萬古情長松柏下——明清時期中國才媛的藝文與巧思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4年10月1日—11月30日

此次展覽從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浙江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遼寧省博物館、常熟博物館等超過13家博物館中精選101件(套)珍貴藏品。

四季頌一一陳之佛筆下的春夏秋冬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4年10月1日—12月1日

“觀、寫、摹、讀”四字是陳之佛的創(chuàng)作要訣,他的作品以中國傳統(tǒng)院體花鳥畫風為底色,融合日本工藝美術和西方水彩畫的圖式與技法,形成清新典雅、工致生動的獨特面貌,開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創(chuàng)作先河。

尋龍·讀城——中國龍文化與龍城常州

地點:常州博物館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1月1日

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群龍之象”“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龍游人間”“龍騰中吳”五個單元,共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全國29家文博單位的205件文物,其中珍貴文物150件(一級文物25件,二級文物69件,三級文物56件),達展出文物總數的73%。文物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xiàn)代,涵蓋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金銀器、漆木器、書畫、絲織品等多個門類,通過豐富的龍主題文物完整勾勒龍形象從古至今的演變趨勢與發(fā)展脈絡。

山西

巴從西南來

地點:山西博物館

展期:2024年11月29日—2025年3月16日

展覽匯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宜昌博物館5家文博單位各類精品160余件,帶觀眾跨越千年一同探索獨特而迷人的巴文化。

遼寧

山河與共——遼金歷史文化主題文物展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9日—2025年1月28日

展品以遼金出土文物為主體,展出454件(組)文物,包括醫(yī)巫閭山遺址、遼上京城、遼祖陵、耶律羽之墓、陳國公主墓、大營子駙馬墓、新香坊金墓、金中都皇陵、長白山神廟遺址,以及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重要的遼金墓葬、遺址出土文物,充分提煉精品文物的文化內涵。

嘉木——中國明清家具精品展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4年8月29日—11月29日

展覽分為“木材之美?自然天成”“結構之巧?天衣無縫”“木作之韻?意蘊深遠”“居室之雅?中正和諧”四個部分。通過木材樣品、榫卯模型,輔以文字展示明清家具的用材和工藝;按功能分類展示椅凳、桌案幾、箱盒架等家具,解讀其文化內涵;構建“明式書齋”和“清式廳堂”兩個場景展示明清家具的陳設藝術。

天津

問墨溪山——館藏清代后期山水畫特展

地點:天津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8日起

此展聚焦清代后期山水畫壇,匯聚天津博物館藏清代后期山水畫精品50件/套,分為“希古幽懷——‘四王’傳派”“京口風流——京江畫派”“海上新風——海上畫派”“疏星點點——其他畫家”四個單元進行展示,旨在客觀呈現(xiàn)清代后期山水畫總體面貌。

湖北

商翼四極——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

地點:武漢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臨展廳

展期:2024年11月14日—2025年3月9日

展覽由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聯(lián)合全國26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共計借展北京、河北、山東、陜西、山西、四川、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11個省份及地區(qū)商代代表性文物14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達127件套,展覽以盤龍城遺址為切入點,聯(lián)合蘇埠屯、大辛莊、劉家莊、平谷劉家河、定州北莊子、湖南寧鄉(xiāng)、新干大洋洲、三星堆、殷墟等遺址的精品文物。

展覽不僅展出了各地代表性商代精品文物,如亞醜鉞(展至12月8日)、龍形觥、寧鄉(xiāng)銅鐃、大洋洲虎耳扁足鼎、殷墟花園莊東地刻辭卜甲等。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本次特展匯集了近年來商文明數次重大發(fā)現(xiàn)的精品文物:2020年陜西城固小北村出土銅斝、銅瓿等;2021年湖南汨羅屈子祠野貓咀出土銅觥、銅壺;2021年河南鄭州書院街2號墓出土銅禮器和玉禮器等;2021-2022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qū)出土銅面具、銅人像等;2022年陜西清澗寨溝遺址出土銅車馬器、玉器等。

湖南

志說湖南——大型史志?文物聯(lián)展

地點: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4年11月19日—12月22日

展覽創(chuàng)新性地將歷代方志與相關文物、實物資料深度融合,選取相關史志、文物近300余件(套),以此追溯湖南從古至今的歷史變遷,向觀眾講述史志里的湖南故事。

西方遇見東方——馬克·呂布攝影回顧展

地點: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4年9月25日—12月10日

展覽遴選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館藏馬克·呂布118件/套經典攝影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多不僅見證了中國的歷史巨變,很多經典瞬間也已成為20世紀中國的時代縮影。

她從長安來——漢長沙國漁陽王后和她的時代

地點:長沙博物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5年2月16日

本次展覽以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的“漁陽王后墓”為切入點,展品來自湖南省內及西安、徐州等地的7家文博單位總計近200件,涉及金銀器、玉器、青銅器、漆木器、陶器等多種類別,再現(xiàn)了西漢長沙國一個社會一統(tǒng)、物產豐沛、生活富足的繁盛時代。

四川

?;韬睢鳚h劉賀墓出土文物展

地點:三星堆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7日—2025年1月1日

展覽精選海昏侯國遺址出土的各類精品文物126件(套),涵蓋金器、青銅器、玉器、簡牘等多個品類,全面展示?;韬顕臍v史風貌與文化底蘊,精彩紛呈。

香港

“中華文明溯源”特別展覽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5日—2025年2月7日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展示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近110件展品為“探源工程”的珍貴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來自內地北京、甘肅、遼寧、安徽、浙江、山東、湖北、山西、陜西、河南等多個省市和香港共14間文博機構,涵蓋九個考古文化和九個主要考古遺址。展品中有1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貝聿銘:人生如建筑

地點:M+博物館

展期:2024年6月29日—2025年1月5日

這是美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1917-2019)的首個大型回顧展,呈現(xiàn)一系列繪圖、草圖、錄像、模型、相片和多項檔案記錄,全面審視他的建筑作品。展覽將貝聿銘的作品與社會、文化及其人生軌跡交相對照,顯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臺北

人氣國寶:談琴·說藝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11月5日—2025年2月2日

本次展覽將通過有關古琴、琴師或相關典故的繪畫與工藝品,以及彈琴時必備的香具等物品,呈現(xiàn)琴的文化意涵和士人與琴相伴的日常,帶領觀眾一窺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畫語:會說故事的圖畫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4年10月5日—2025年1月1日

如何讓圖畫說故事?哪些故事能獲得到圖像化的機會?怎樣理解故事畫?臺北故宮博物院策劃的新展“”特展近日對外展出,展覽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著重呈現(xiàn)“圖像”超越文字描述。通過展出不同朝代的47件組繪畫作品,向觀者講述了那些豐富而耳熟能詳的歷史,如敦煌壁畫須達拏太子本生、“文姬歸漢”、“三顧茅廬”、“雪夜訪戴”、“西游記”等。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

展期:2024年10月8日——2025年1月1日

本期展覽以“古代書畫中的朋友”為主題,遴選院藏書畫和器物27件(套),分“神仙同道”“士林交游”“萬物為友”3個部分,概述古代書畫家與作品的藝術風格表現(xiàn)及其內涵。

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園區(qū))

展期:2024年7月2日—2026年8月23日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天字號玉器有新石器時代晚期象征神權的法器、西周時期彰顯宗法階級的禮器、宋元明清的文人珍玩、萬國朝貢的異域物品等,時代跨度達數千年。本次展覽將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228件玉石器,帶領觀眾根據乾隆題款、自作玉器、考古發(fā)掘成果等諸多線索,認識不同時代玉器的特征,判別古玉和“大清乾隆仿古”之作,進一步了解天字號玉器。

妙色:清代金銀飾件特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園區(qū))

展期:2024年7月2日—2026年8月23日

展覽分為“宮廷簪飾的流變”“皇家禮儀與排場”“生命禮俗與節(jié)慶”“歡樂的巿集”四個單元,主要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簪飾、項飾、腰飾等飾件,以及其他機構借展的袍服,傳達金銀飾件在服飾中扮演的角色,呈現(xiàn)清代飾件制作流通的社會環(huán)境及審美觀的變化。

看得見的紅樓夢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此次展覽以三個軸線展開。一、“大雅可觀”:呈現(xiàn)《紅樓夢》迷人之處,二、“異物奇貨”;三、“一番夢幻”:說明書中人物依據使用、相關聯(lián)物品的描繪,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與隱喻,塑造出女性短暫卻燦爛的生命姿態(tài),令人憐惜與不舍。

海外

日本

莫奈睡蓮時刻

地點:國立西洋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5日—2025年2月11日

展覽以“睡蓮”系列畫作為中心,展出法國瑪摩丹美術館收藏的約50件莫奈畫作,結合日本國內的藏品,全面回顧莫奈晚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帶領觀者領略畫家在其漫長創(chuàng)作歷程中所達到的境地。

印象派:從莫奈到美國

地點:阿倍野HARUKAS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12日—2025年1月5日

本次展覽以美國伍斯特藝術博物館的藏品為中心,匯集莫奈、雷諾阿、瑪麗·卡薩特、蔡爾德·哈薩姆等逾40位畫家的約70件作品,追溯印象派的興起、傳播歷程及深遠影響,重點關注印象派在美國各地發(fā)展出的豐富樣貌。

川瀨巴水:旅途與鄉(xiāng)愁的風景

地點:大阪歷史博物館

展期:2024年10月5日—12月2日

本次展覽是大阪地區(qū)近十年來首個大規(guī)模的川瀨巴水作品展,共呈現(xiàn)約150件作品,帶領觀眾進入川瀨巴水充滿詩意的風景版畫世界,感受他對季節(jié)、天氣和時光流轉的細膩表達。展覽涵蓋川瀨巴水不同創(chuàng)作階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早期的“東京十二題”系列、“東京十二月”系列,以及他在朝鮮旅行后創(chuàng)作的“朝鮮八景”系列等,以此完整呈現(xiàn)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與旅行足跡。

浮世繪中的竹

地點:上方浮世繪館

展期:2024年9月3日—12月1日

上方浮世繪指江戶時代在大阪地區(qū)制作的浮世繪,絕大多數作品取材于歌舞伎表演,通過細致刻畫演員形象、著裝及舞臺背景,生動展現(xiàn)了當時歌舞伎的舞臺與演員的風貌。本次展覽將聚焦歌舞伎中的“竹”,展出相關題材的上方浮世繪作品,展現(xiàn)竹子在歌舞伎舞臺上的多樣運用及其文化內涵。

英國

米開朗基羅、列奧納多、拉斐爾:1504年左右的佛羅倫薩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11月9日—2025年2月16日

本次展覽主要關注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之間的競爭關系,以及兩位藝術家對青年拉斐爾的影響。重要展品包括達·芬奇《圣母子與圣安妮、施洗者圣約翰》、米開朗基羅“圣母子與圣約翰”圓浮雕,還有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受佛羅倫薩政府委托為市政廳創(chuàng)作的壁畫。

莫臥兒帝國:藝術、建筑和奢華

地點: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展期:11月9日—2025年5月5日

本次展覽將匯集超過200件古代伊朗和印度北部地區(qū)藝術家和工匠的作品,展現(xiàn)莫臥兒帝國黃金時代(約1560-1660年)的藝術成就,時間跨度涵蓋阿克巴、賈漢吉爾和沙賈汗三位皇帝的統(tǒng)治時期。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作品展

地點:國王畫廊

展期:11月1日—2025年3月9日

本次展覽遴選來自英國皇家收藏的約160件紙上素描畫,包括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多位著名藝術家以及較少為人知畫家的作品,重點呈現(xiàn)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作品的多元化和藝術成就。

八方絲路:萬里共風華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26日—2025年2月23日

從在英國薩??税l(fā)現(xiàn)的印度石榴石到在日本出土的中東玻璃,它們揭示了以唐代中國為中心的絲綢之路讓人驚嘆的覆蓋范圍。展覽由三位不同展廳的策展人聯(lián)合策展。他們首次將來自博物館不同部門的藏品和不同專業(yè)知識匯聚在一起。大英博物館的藏品與來自亞非拉29個國際機構的文物一同展出,其中有些展品是首次離開他們的借展機構。

泰晤士河風景畫系列

地點:英國倫敦科陶德美術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5年1月19日

莫奈曾三次到訪倫敦,在泰晤士河畔采風寫生,并巧妙地運用光線和色彩在畫布上營造出當時污染嚴重、煙霧繚繞的倫敦景觀。莫奈曾計劃于1905年向倫敦的觀眾展示這批畫作,但未能成功舉辦展覽。時隔120年后,英國科陶德美術館匯集了莫奈創(chuàng)作的泰晤士河風景畫系列,實現(xiàn)了莫奈的生前愿望。

弗朗西斯·培根肖像畫作品展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

展期:2024年10月10日—2025年1月19日

展覽將匯集橫跨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的逾百件作品,記敘弗朗西斯·培根的人生故事,探討其繪畫工作與肖像藝術的交織關系,以及他為打破肖像藝術傳統(tǒng)定義所做的創(chuàng)新。除弗朗西斯·培根本人以外,觀眾將在展出畫作中看見對他產生重要影響的眾多人物。

詩人與戀人:梵高作品展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14日—2025年1月19日

為慶祝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立200周年暨梵高《向日葵》加入館藏100周年,倫敦國家美術館將舉辦英國自2010年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梵高特展,展出超過50件來自世界各地公共機構和私人收藏的油畫和素描作品。展覽主要關注1888年至1890年梵高在法國南部阿爾勒鎮(zhèn)和圣雷米鎮(zhèn)居住時的繪畫創(chuàng)作。重點展品包括法國奧賽博物館藏《羅訥河上的星夜》、荷蘭梵高博物館藏《黃房子》、英國國家美術館藏《向日葵》和《梵高的椅子》等。

達·芬奇:探尋文藝復興杰作

地點:杜爾維治美術館

展期:2024年7月23日—2025年1月26日

杜爾維治美術館從19世紀初開始不斷積累藏品,但至今都未能將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達·芬奇的作品納入館藏。本次展覽主要展示曾被誤認為達·芬奇作品的畫作、他人模仿達·芬奇的畫作以及其他與達·芬奇相關的作品,帶領觀眾探尋達·芬奇在歷史中留下的痕跡。其中《年輕男子》是杜爾維治美術現(xiàn)有館藏中創(chuàng)作年代最早的作品,曾被認為是達·芬奇的畫作,后來確認是同時代藝術家PierodiCosimo的作品。

法國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Caillebotte)的遺產

地點:奧賽博物館

展期:2024年10月8日—2025年1月19日

本次展覽是法國印象派畫家GustaveCaillebotte(1848-1894)逝世130周年紀念展之一,展出藝術家生前收藏的印象派畫作。Caillebotte出身富裕,他不僅自己作畫,也不斷購買印象派好友們的畫作,為他們提供經濟支持。他一生收藏70余幅印象派畫作,同時,他也收藏了大量現(xiàn)代藝術畫作。

HarrietBacker(1845-1932):色彩的樂章

地點:奧賽博物館

展期:9月24日—2025年1月12日

奧賽博物館將舉辦法國首場挪威畫家HarrietBacker作品展,回顧這位19世紀女性藝術先驅的個人生活和藝術創(chuàng)作。展覽回顧HarrietBacker早年學習繪畫的經歷,介紹與之關系密切的斯堪的納維亞女藝術家及其作品;重點呈現(xiàn)了Backer鐘愛的主題:鄉(xiāng)村室內裝飾、挪威傳統(tǒng)教堂繪畫、風景畫、靜物畫,尤其是音樂場景。

超現(xiàn)實主義百年紀念展

地點:蓬皮杜中心

展期:2024年9月4日—2025年1月13日

展覽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油畫、素描、影像、攝影、文學檔案,回顧超現(xiàn)實主義運動起源與發(fā)展。法國作家、詩人布勒東1924年《超現(xiàn)實主義宣言》的原始手稿(現(xiàn)藏法國國家圖書館)將作為核心展品亮相本展,配合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該文本的來源和發(fā)展。

美國

和諧與失調:巴黎的奧費主義運動(1910-1930)

地點: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展期:11月8日—2025年3月9日

本次展覽將通過近百件作品介紹1910至1930年奧費主義運動在巴黎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舞蹈、音樂、詩歌等其他形式藝術對奧費主義運動的影響。

喬治亞·歐姬芙和亨利·摩爾

地點:波士頓美術館

展期:2024年10月13日—2025年1月20日

以平行視角展現(xiàn)他們的生活與藝術,展出90件摩爾和60件歐姬芙的作品、工作室的還原空間,以及館藏其他20世紀中期抽象藝術家的作品,探索他們在自然主義抽象主題中呈現(xiàn)出的共鳴。

巴黎1874:印象派時刻

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4年9月8日—2025年1月19日

今年是法國巴黎印象主義首展150周年,展覽回溯了首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展覽此次移師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共計展出約130件作品,其中包括1874年印象主義首展作品,也包括同年在官方沙龍展出的繪畫和雕塑,兩相對比,展示當時印象派給公眾帶來的視覺沖擊。

墨西哥版畫先鋒展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12日—2025年1月5日

此次展覽展示了超過130幅木刻版畫、石版畫和絲網版畫,包括著名的“三大巨匠”——迭戈·里維拉、何塞·克萊門特·奧羅斯科和萊奧波爾多·門德斯。探討了版畫作為一種變革媒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意義。

視線:唐人街及以外的地方

地點: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4年9月7日—2025年11月20日

本次展覽將通過史密森尼學會及其他機構的藝術品、物件、圖像或其他類型的展品,展示亞裔對華盛頓特區(qū)物質與文化領域的影響和貢獻。

達利:破壞與奉獻

地點:波士頓美術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4年12月1日

展覽將近30幅達利的繪畫和版畫與美術館收藏的委拉斯開茲、格列柯等歐洲藝術杰作并置,將達利錨定在歐洲藝術史中,引發(fā)超越其表面名聲的思考。

中國書畫

地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5年1月5日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于1902年收藏了首件中國畫,自此以后博物館先后有兩千多件中國書畫入藏,藏品跨越1500年,包括了各種體裁、技法和風格,成為研究中國書畫的重要資源。此次展覽以“中國書畫”為題,精選館藏豐富作品,以時間為序、并輔以相關器物展示。

三絕:瑪麗和切尼·考爾斯收藏的日本詩歌、書法和繪畫

地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展期:2024年8月10日—2025年8月3日

展覽以漢文化中“詩書畫”為線索,展出由考爾斯夫婦捐贈(或即將捐贈)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日本繪畫和書法珍品,這些作品跨越近千年,展示了書法的力量和復雜性,以及其與繪畫圖像的創(chuàng)造性結合。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