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園林總工程師:武漢變“精致”不妨做做“減法”
2018-10-26 20:49: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6日訊2016年G20峰會舉辦地杭州,以精細雅致的城市氣質打動各國政要,其園林綠化之美成為全國城市對標的“樣板間”。10月26日,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è)局組織全市公園主任、各區(qū)園林和林業(yè)局負責人參觀江漢區(qū)后襄河公園及范湖小森林,并邀請杭州市園林專家現(xiàn)場解析武漢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為武漢市的園林綠化工作支招把脈。
  武漢“綠量”足夠 但美感尚缺
  無論是歷經(jīng)千年的西湖十景,還是用心雕琢的園林小品,每一個到杭州的人,都會感嘆精致的江南之美。此次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è)局軍運會特邀專家余昌明,是杭州G20峰會園林總工程師。畢業(yè)于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的他,一直對武漢的園林綠化情況十分關心。
  余昌明認為,目前武漢的一些區(qū)域為了綠化,單靠種樹木和植被,追求綠化量,這種做法還處于城市綠化的“初級階段”。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è)局特邀專家組組長段建國介紹,過去武漢在城市綠化上側重“綠量”,所以往往很多綠地的綠化層次豐富,但植物的生長空間受到擠壓,生長狀況不佳。
  “歐洲城市給人感覺不一樣,因為大樹多。為什么我們的城市很難看到大樹,因為我們在過去急于快速綠化城市,導致種樹太密,很難長成大樹,而大樹是城市的一個積淀?!庇嗖髡f,“我們的公園綠地、道路景觀、濱水湖岸線以及城市的中下層空間,還有許多提升美感的工作要做,這需要從理念上轉變?!?br>  園林藝術融入人文 改造城市氣質
  余昌明介紹說,杭州園林綠化的美麗精致,除了杭州的歷史底蘊和較好的自然景觀外,還與城市精細的園林景觀建設和超前理念息息相關。
  “園林景觀建設往往一剪刀下去,要等幾年才能看出效果,所以理念的超前和統(tǒng)一很重要?!庇嗖髡f,武漢與杭州處于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城市定位也有所區(qū)別,所以園林綠化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上武漢園林綠化建設需要做好栽植科學、布景合理以及養(yǎng)護精細。
  “現(xiàn)在武漢在做行道樹補栽工作,我的建議就是一定要把土、樹穴、根等樹木的種植條件達標,這樣這棵樹將來是可以長成二三十年的大樹的?!庇嗖髡f。
  在景觀設計和布置上,余昌明建議:“從景觀和合理性的角度來說,武漢很多地方要通過做‘減法’來體現(xiàn)空間的關系,讓景觀簡潔、通透、科學。園林工作需要一定的藝術創(chuàng)造,要注重人文情懷,把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三者融為一體?!?br>  借軍運會契機 武漢如何“精致”起來
  余昌明表示,舉辦軍運會對武漢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提檔升級是一個契機,同時城市的園林綠化提升宜居指數(shù),在老百姓心中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了。
  在共同參觀后襄河公園和范湖小森林后,余昌明現(xiàn)場點評說:“后襄河旁的柳樹飄逸,并且與背景林的關系像畫一樣,柳條的疏密度、質感、與湖水的對比關系都很好,有西湖柳樹的味道,這在武漢很難看到。”
  余昌明說,這主要因為公園的空間、地形、疏朗關系更合理,樹木疏密有致,不單純追求數(shù)量,但這樣的景致,武漢還需要很多。后襄河公園綠化隊技術員楊麗菁也坦承,對比杭州的綠地管理,武漢的公園還存在植物之間過渡生硬、黃土裸露區(qū)域等問題,呈現(xiàn)不夠精細化的問題,在如何通過更精細的養(yǎng)護措施,打造精致園林景觀環(huán)境,還需要多向杭州取經(jīng)。
  余昌明強調,目前武漢園林要提高精細化養(yǎng)護,在精細度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草坪就要很平整,不能有坑坑洼洼,樹要分支點齊平,球冠大小相似,樹干排列整齊,這些都是細致的工作,要靠時間打磨,要事無巨細地琢磨?!?br>  段建國介紹說,武漢城市建設在加速推進,這個過程中要占用綠地、遷移綠化,一些已經(jīng)成形效果的行道樹、綠地、游園等植物就要動遷,而動遷后還建的植物需要時間恢復,所以目前有些園林景觀的效果參差不齊,但這是階段性的。武漢需要學習杭州,做好長遠景觀設計規(guī)劃,給城區(qū)綠化制定精細化標準,逐步提升大武漢精致美感。(記者肖清清 見習記者喬馳 通訊員朱素芳 夏大會)
  【編輯:劉思】


  (作者:肖清清)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