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大教授薛宇:科學研究的倫理底線不容突破
2018-11-27 23:25: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27日訊(記者朱建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11月26日晚,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薛宇在其科學網(wǎng)的博客上發(fā)出《關于“基因編輯嬰兒”的聯(lián)署聲明》,截至27日20時,得到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nèi)外139名專家的響應。響應者有6位來自武漢,具體為華中科技大學陳衛(wèi)華、郭安源、寧康,華中師范大學蔣興鵬,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陳玲玲、李國亮。
  “作為生物信息學者,我們對該新聞中報道的安全性未經(jīng)充分檢驗的基因編輯技術貿(mào)然應用于人體的嘗試表示震驚、疑惑、憤怒和譴責。”薛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聯(lián)署聲明的事,剛開始是幾個好朋友討論,然后整理了一個聲明就在博客上發(fā)布了,當時是18位學者,后來因為有人貼到朋友圈里,其他同行看見就要求聯(lián)署,所以人就多了。作為生物信息領域的杰出科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劉小樂也是響應者之一。
  【對話】
  長江日報:科學上還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到但是又不能去做的?
  薛宇:科學上可以做到但是又不能去做的事太多了。像新聞報道的這種安全性未經(jīng)充分檢驗的基因編輯技術貿(mào)然應用于人體的嘗試就不能做??茖W家應當有基本的職業(yè)操守,科學研究的倫理底線不容突破。拿原子彈把地球毀滅幾十次,這個科學上很容易實現(xiàn)但也不能做;造毒氣彈和化學武器可以殺人,但同樣不能去做;可以合成各類毒品,但也絕對不能做。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長江日報:這次“編輯嬰兒”一事,科學界不分文理科都在反對是為什么?
  薛宇:科學界不分文理科都持反對的原因,是這件事情背后牽涉到兩個問題。一是從倫理上講,嬰兒胚胎編輯是否能被允許;二是從技術上講,當前的基因編輯技術是否足夠安全。文科反對的是第一點,即不允許;理科反對的是第二點,即不夠安全。
  長江日報:我們是否已經(jīng)到了要為科學劃邊界的時候了?
  薛宇:我認為現(xiàn)在還不需要。科學研究要鼓勵,但技術應用尤其是應用于人體,這個要非常非常謹慎。劃邊界既沒有必要,也不是正確的選擇。目前應當做的,一是調(diào)查清楚這件事情,二是相關部門組織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等共同商討,制定妥善的監(jiān)管制度和法規(guī)。
  【編輯:劉思】
 ?。ㄗ髡撸褐旖ㄈA)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